封神大戰修士之間的戰爭告一段落,而武王、梵先生引領西岐大軍在辛苦卓絕的戰鬥中,終於將澠池縣攻陷,張桂芳夫婦引身就戮何其悲哉。
攻克了澠池縣,殷商朝歌城外最後一個關卡終於被打通了,武王此時成就大統的想法再次浮現出來,隨即命令黃飛虎、南宮適以及散宜生等諸位心腹大臣前往東伯侯、南伯侯以及冀州侯等諸侯會師孟津,一圖在最快的時間內攻陷朝歌城。
然而此時冀州境內傳來瘋狂地傳言一個消息,那就是當年武王姬發為了爭奪儲君之位,曾下令強殺身在朝歌城中替父恕罪的大哥伯邑考,而且所傳民眾大多是普通百姓,此消息傳出,東伯侯與南伯侯頓時打消了與武王會師的想法。
然而在此不久,冀州城內再次傳出西岐大公子伯邑考依舊生還的消息,此消息一傳出,八百諸侯所領的諸侯國中一陣慌亂,民眾原本對西岐武王的正義之師充滿了希望,然而一下子希望落於空處,這讓百姓重新陷入了另外一個恐慌中。
話說武王姬發當年設計殺死大哥伯邑考的消息,屬於機密消息,僅僅參與此時的幾個心腹知曉,這種消息怎麼會傳出呢。武王勃然大怒之時也才猜測,但是他將幾個麵孔詳細參詳了一番,排除了所有人後,武王竟然發現能傳出此消息的除了當年的丞相薑尚,就隻有自己了。
薑尚自然是最有可能的泄密者,他不告而別後到底去了何處,難道消息從冀州傳出的,也就是說薑尚竟然背棄了自己,投奔了那個大哥,武王心中充滿了苦澀。
西岐城中放出話,這絕對是謠傳。然而普通百姓也不是純粹能忽悠的,而且大公子伯邑考品性人人皆知,乃是良善孝順的代表,所有的諸侯國百姓都被紂王的慘無人道的壓迫弄怕了,都想著能換個品性更佳的君王才好,故大多數民眾的希望竟然抱在了伯邑考而非是姬發的身上。
是夜,兩顆璀璨異常的明星相對而立,光芒不分軒輊,諸侯國民眾中有些大得之士觀察到此天象,所有的諸侯國均采取了觀望狀態。
姬發心中憤懣不已,當年姬發與伯邑考會麵,伯邑考觀情形不對外逃,姬發就也曾考慮過有這麼一天,但終究時間一長,而且西岐忙於戰事,姬發對此事也淡忘了,而經曆了無數次大戰,西岐好不容易才看著有希望能成就正統皇位,沒想到此時竟然翻起舊賬,讓伯邑考很難做的。
梵先生領著一隊佛教外門弟子,當夜與姬發詳談一夜,天剛亮,姬發才從營帳中走出。他的樣子看上去憔悴至極,走出營帳的姬發喝令道:“傳令兵,速速傳下命令,命散宜生大夫引領一隊人馬前往冀州,迎接大公子回歸!”
傳令兵聞聽命令,帶著稍顯怪異的神色匆匆下去宣布命令,而姬發宣布了此命令後,嘴裏如同被塞進了兩隻蒼蠅一般,他很想將傳令兵喚回,但是又想起方才梵先生出的計謀:“如今之計,需分兩步走,一是速速迎回大公子伯邑考,等其回歸後,以極低的姿態賠罪,設法讓大公子相信你當年的行為隻是權衡之計,而你為了全天下的百姓行了此事,如今後悔莫及。二是讓大公子相信,隻有你這種德才兼備的人才能繼承大統,而他的性子實在不適合成為一國之主,設法讓其宣告你並未行此事!”
突然,姬發腦袋如同被上了一個筋似的疼痛難忍,他心中升起了此事並不能輕易了結的心思,成就一國之君,將大公子軟禁下來,這是他認為的最好的辦法,等到他成就共主之位,再將其放出來,這才是他的心思。到了這一刻,他心中不願相信任何人。
十日過後,武王引領著朝中重臣出西岐暫居地一裏外迎接,等候多時,才看見散宜生引領一隊人才緩緩而歸,而前麵站立的正是他的親生大哥,而守衛在伯邑考身邊的正是薑尚以及他口中的闡教三代弟子楊戩等人,身後站立的乃是冀州侯蘇滬以及其長子蘇全忠。
姬發正想納頭拜下,但是薑尚卻突然開口道:“黃口孺子,竟然戕害親生大哥,此舉真是滅絕人性!兄弟如手足,自古忠孝乃是人倫大常,你為了一己權位竟然能下此毒手,豈能成為一國之主。”
姬發原本就不願下跪賠禮,聽聞此言怒火衝天,就連散宜生等人的連連暗示也置若罔聞,朗聲開口道:“相父薑尚,你乃是西岐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為修道之士竟然背信棄義投奔冀州,此乃是鼠輩下流行為,有何臉麵直斥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