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5】歐洲的朋友(2 / 2)

“曉梅,你在你哥公司做哪方麵工作?”

“我剛接手一個部門,主要是海洋環境設備,工作才開始,以後還請胡總多支持。”

“這個當然,曉梅,你別這樣喊我行不,你可以叫我胡哥,也可以叫誌國或者名字,胡總聽起來讓人覺得不好聽啊。”

“行,那以後叫你胡哥吧。”

此後兩人一直有電話聯係,胡誌國對宋曉梅關心有加,而宋曉梅對胡誌國的好感日漸加深,兩人的問候變得頻繁。

一周後,胡誌國電話打過來,“曉梅,我這裏幾位歐洲的朋友,他們正在洽談一筆業務,我考慮到你的業務剛好和他們公司的業務有關,要不要過來聊聊。”

“是嗎?他們做啥業務的?”

“最近不是海洋核汙染傳得厲害嗎?他們有一批世界最先進的設備,當然,還有一些技術資料,你可別和別人提起,這些東西不能公開。”對方越說聲音越低越慢。

“他們是哪個公司?”

“德爾環境設備公司。”

宋曉梅一聽,頓時來了興趣,這個公司是業界有名的核電站安全防護設備公司,如果真能從他們那裏得到相關產品和技術,我國應對海洋核汙染的設備水平將會得快速提升。

“行啊,誌國,你們在哪裏?”

“在會所啊,你下午四點過來吧,我在門口等你。”

通話結束,宋曉梅來到宋曉軍辦公室,將情況給宋曉軍進行彙報,宋曉軍點著頭說道:“曉梅,這些設備對提高我國核汙染處理能力應該有很大的幫助,但在技術引進上一定要注意,歐洲對我國高技術出口是有很多限製的,分級很細,你得好好研究一下,不能憑熱情。”

“我知道,哥,我先和他們談談,把情況摸清了再說。”

“行,先這樣吧。”宋曉軍對宋曉梅很滿意。

下午四點,公司司機將宋曉梅送到騰達商務會所,胡誌國站在門口迎接她,兩人邊向一間臨湖的房間走去,胡誌國邊問宋曉梅的工作情況。

走進房間,宋曉梅才發現,這個房間很大,在進門處有一個休息廳,休息廳內是一個小會議室,兩人悄悄來到會議室的靠牆的椅子坐下,裏麵的一名歐洲血統的人對他們微微點了點頭。

坐在一張長條形會議桌兩旁的,一邊是四個中國人組成的團隊,另外一邊是一名類似翻譯的中國人和三名外國人組成的團隊,在桌子上位正中,對胡誌國點頭的外國人正在對一份合同投影進行解釋和說明。

此時,那人用生硬的中國話和英文分別問坐在會議桌兩旁的人:“大家對合同還有異議嗎?”

所有人都搖搖頭,停了一會,一名中國人說道:“漢克先生,設備的首次付費比例能否下調一些,你要知道,產品進入國境前,這百分之三十的風險可全部在我們頭上。”

“李先生,比例是公司統一規定的,你同時要這樣想,我沒交付到你手上,我可是百分之七十的風險啊。”其他幾個人跟著笑了。

姓李的中國人小聲和兩旁的人討論了一下,說道:“行,我們現在就可以簽訂合同。”

合同很快簽訂,此時從屋外走進來一名五十多歲的人,宋曉梅一看,是電視台城市頻道經濟專題節目的一名評論員,宋曉梅偶爾看一看晚上的電視節目時看到過,他笑嘻嘻地走過來,分別和胡誌國及簽訂合同的人打招呼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