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職場攻略

財智+

作者:王貞虎

羊,在中國文化中是吉祥的動物,象征著安定繁榮;在企業,羊文化象征著正能量,要塑造企業羊文化,即小企業靠人治、中型企業靠法治、大型企業靠魂治。

羊年裏,無論在商場搏殺或是職場遨遊,無論你是山羊、綿羊、羚羊、駝羊、羔羊、或是什麼羊,總有一套屬於你個人的生存法則。

八大術語

★羊年術語1:獅子率領的羊群,勝過羊率領

的獅子群

解釋:來自著名的拉丁諺語,意思是弱者(羊)可變成強者(獅子);強者也能變為弱者,而決定這一變化的正是雙方的領導人。正如讓一隻羊領導一群獅子,那麼這群獅子遲早會變為羊,反之亦然。

換言之,上司的領導能力將直接反映在下屬的身上。西漢項羽殺宋義救趙時,項羽擁有獅子率領羊群的領導實力,但身為大將軍的宋義卻畏戰不前,為救趙國,副將項羽發動兵變,將宋義斬殺。這故事說明,當領頭羊的能力不足以率領的獅子時,就會被取代。在競爭激烈的職場上,羊群需要時刻增強自己的競爭力,才能讓職涯走得更遠。

★羊年術語2:使羊將狼

解釋:派羊去指揮狼,這裏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

使羊將狼,肯定壞事?未必!這時就要采取"以柔製剛、以弱製暴"的策略。領導人(領頭羊)可以是一隻"披著羊皮的狼",外柔而內剛,內在堅定的目標,外在彈性、靈活地組織管理資源。強者變弱者,其實是一種策略。人才永遠是市場上缺乏的資源,當缺少了這資源,領導也該放下自己的身段去學習、要有同理心,與其將對方變成潛在的競爭者,不如與他們合作成為聯盟,也助己一臂之力。

★羊年術語3:羊上樹

解釋:相傳有個傳統相聲段子名叫《羊上樹》原指不切實際的事,但後來被證實這世上還真有會上樹的羊!

你不相信羊會爬樹嗎?在摩洛哥南部那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中,就有人拍攝到一幕"羊上樹"的奇景,一群群山羊有的趴在樹幹上、有的站在樹枝上、津津有味地咀嚼著食物。

羊為什麼會爬樹呢?原來,當地的山羊在缺少水源、缺少草地的條件下為求生存,慢慢學會了上樹的本領,最終它們能夠在樹上輕鬆攀登、跳躍,甚至站立在枝頭上。這些山羊爬的樹是摩洛哥特有的"阿甘樹",為了吃到好吃又高營養的阿甘果核,這些羊不懼危險,設定目標,勇往直前,如今職場上就是需要這種山羊。

★羊年術語4:羊初生,知跪乳

解釋:也作"羊有跪乳之恩",這裏指晚輩(雇員)或子女對前輩(雇主)或父母有感恩孝敬的意思。

《三字經》中的"羊初生,知跪乳"和"人之初,性本善",都標明古代統治者冀望人性如羊以便於管理,但在現今的創意性經濟社會中,這套模式管用嗎?早前的農工業時代與知識型經濟時代下,主要的人力資源為農勞工與知識專才,管理層要求員工服從指令、溫馴如羊;但如今來到Y世代為主力軍的創意性經濟社會,市場需要擁有創造能力的"智才",與以往被動等指令的員工有很大不同。如今職場沒有"羊初生需跪乳"的道理,從上至下的管理製度成扁平化,以幹細胞組織法,將權力分化到每個組織中的角色,人人都能自我管理、自我繁衍。這樣企業才具有競爭力,達到速度與功能性。

★羊年術語5:亡羊補牢,未為遲也

解釋:就是說出了差錯趕緊去補救,還來得及。

職場中有兩種人,一消防員;另一則是水喉匠。亡羊補牢者為消防員,而精準管理者為水喉匠。後者對整體專案細節與布局了如指掌,前者就是當緊急事故發生時,馬上去補救。這種位置的人懂得向上下交代,因此在企業中備受歡迎。但並不是每家公司都常有危機,除非是負責危機處理的公關部門。

★羊年術語6:羊毛出在羊身上

解釋:比喻表麵人家給了自己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自己付出的代價裏。

但是,羊毛不一定要出在羊身上,可以出在狗身上,但由豬來買單。此話何解?這句話來自微信,當地許多年輕人(羊)創業的方式,就是利用手機社群平台,建造一幫死忠的用戶或粉絲(狗),然後在平台上找廣告商(豬)來賺錢。這是新時代企業家們必須考量的商業哲理,創造共贏的可能性。

至於在競爭激烈的地產界,發展商推出新盤時總提供許多讓人心動的優惠,如包租、送家私、裝修、車位等配套,很多到最後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因此建議消費者必須學會估價,貨比三家,了解本身的財務狀況與產業的未來發展,才謹慎選擇。

★羊年術語7:羊群效應

解釋:羊群效應也稱"從眾效應",是指人們受到群體的影響或壓力,而跟從大眾一致性的思想或行為的現象,有盲從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