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院如此熱鬧前院自然也沒有閑著,當天中午二門懲處事件的詳情便已經傳遍了整個王府前院,基本上王府的所有侍衛親兵以及奴仆小廝都已經知道了自家王妃的殺伐手段了。
在留聽院辦公的諸位大人自然也沒有錯過,基本上在聽到那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之後半盞茶的功夫便都已經知道了發生了何事了。等到了晚上基本上蜀州各官宦世家都已經知道了王妃的殺伐手段了,其中以韋家、趙家和劉家最為熱鬧。
韋老太太的院子裏,韋王傅、韋誠皓、韋誠明還有韋大老爺都在。
“七郎,今日之事,你怎麼看?”韋大老爺先是看向自己最鍾愛的三兒子。
“王妃處理王府內務本與我等外官無關,但今日之事卻也可當做是王妃給咱們蜀地各世家的一個警告。”
“七郎所言與我所想一樣,王妃如此鐵腕管理內院且特意將此事放在二門處處理,這殺雞儆猴警告的可不止是這王府內院的那些個不安分的,也是在警告這外院之人,甚至也有借我們這些內官之口告誡蜀州各大族之意,畢竟王妃時出自將門,又是個擅於治軍的,對於自己的治下定是饒不得一絲異心的。”韋王傅接口道。
“照老三和七郎的意思這王妃娘娘是不願意這蜀地的姑娘進王府?”韋大老爺皺著眉問道。
“今兒個二門懲處之時還有一事令人深思。”韋七淡淡開口。
“何事?”
“今兒個懲處的二門仆婦中有七人是王府舊仆,三人是王妃的陪嫁,在執杖刑之時王府舊仆皆哭嚎震天還有些在執杖之後暈厥了過去,而那三個秦家陪嫁卻是一聲不吭,執刑後也都是攙扶著卻背脊挺直的回了後院,此事外院多人瞧見,如今在外院的侍衛親兵之中流傳甚廣,眾人皆說秦家不虧百年將門忠烈之家,便是小小仆婦都是鐵骨錚錚。”
韋老太太將目光投向一直都不曾發言的韋誠明,“九郎,你入輕騎軍也已經有兩個月了,你覺著秦防禦使治軍如何?”
韋誠明朗聲道:“蜀地諸將軍難有出其右者。”
韋老太太眸色一暗,“那王妃呢?”
“孫兒還不曾親眼見過王妃練兵,但是王妃箭無虛發百步穿楊的故事軍中早已傳遍,如今軍中敬王妃如敬秦防禦使。”
韋老太太默言。
韋大老爺撫了扶自己的胡子,“如此看來王妃那邊是不好糊弄了。”
韋王傅沉吟了一會,“王爺一向淡漠女色,如今便是王妃離府數日都不曾踏足後院便可見王爺並不曾改變,王爺與王妃夫妻恩愛與韋家其實並無妨礙。”
“若是吳家姑娘進了王府呢?難不成我們韋家還要被吳家再欺上頭來不成?”
“大哥的擔心自然也是有理,隻是王妃便是容得吳家姑娘隻怕也是再容不得吳家那般的放肆了。”
“話雖如此,但俗話說英雄難過美人關,而那吳家又是王爺的舅家,吳家菇娘若是進得王府,隻怕王妃也不好在這般明著打壓吳家。”
“王爺的舅家是京中的桂國公府,父親可別再說錯了。”
韋大老爺看著自家兒子那認真謹慎的樣子一愣,然後才反應過來吳家會被打壓下去的理由,一時間冷汗涔涔。
“祖母,表妹之前來信不是說他們夫婦倆要過來蜀州看望祖母嗎,祖母看看何時方便便給表妹回個信,問問看他們的具體行期,以及到了這蜀州是住到咱們府裏來還是住到王府裏去。”
“七郎說的是,我都忙糊塗了,是該給若姐兒回個信,問問他們的行期以及到了蜀州的打算。”
“母親最好再去趟王府給王妃請安,這事想必王妃也是已經知道了的,您和娘娘先商量商量也省得到時候衝撞了。”韋王傅跟著提醒道。
“劉太太那裏祖母最好這兩日再去一趟,也盡快給王妃和秦二奶奶一個消息,想必王妃那邊也已經等急了。”
韋老太太頷首,“我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