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淸漪帶著白蘭、銀劍、雪槍三人跟著韋七往藏書閣走去。
“本妃聽說大人博古通今,學識淵博,乃是乾元十四年的傳臚,與本妃三表哥同年,三表哥對大人的學識見解都極推崇。”
“王妃說的可是乾元十四年的探花如今翰林院供奉穆秋穆大人?”
“正是。”
“穆大人才真正是博古通今,學識淵博,詩詞歌賦皆策論非下官所能及。”
“韋大人謙虛了,三表哥極少在我們兄弟姐妹之中誇讚他人,既然他都對韋大人如此讚譽有加便足以證明韋大人之學識。本妃也不喜太過兜圈子,大人也知如今十皇子也已到蜀州,且需在蜀州曆練幾年,武功兵法政務等方麵自有王爺與本妃親自教導,但詩書方麵也不能就此耽誤了,韋家乃是蜀地大族、百年世家,以學識淵博家訓嚴謹著世,本妃有意想讓十皇子去到韋氏族學中學習,但若是直接向王傅大人提出又怕太過孟浪,還望韋大人能幫本妃在其中周(0)旋一二。”
韋七一直掛著的溫和笑意有一瞬僵硬,他飛快的瞥了一眼神色淡然的秦淸漪,“王妃太過抬舉韋家了,十皇子殿下身份尊貴,怎可紆尊降貴到韋氏族學那龍蛇混雜之處去。”
“韋大人不必謙虛,此事本妃主意已定,日後十皇子到了韋氏族學爾等隻需當他是普通附學學子,無需太過在意他的身份,該打該罰隻管照規矩即可。”
韋七聽著秦淸漪那完全沒有得商量的語氣心慢慢的下沉了,“此事事關重大,下官不能做主,還得先問過族裏的長輩與族學的先生。”
“這是自然,本妃便先等大人的消息了。”
藏書閣離政事廳並不遠,不過須臾便到了這所傳說中蜀地僅次於韋家藏書樓的最大藏書量的書閣。
“王妃,此處便是藏書閣,書閣分三個部分,經史子集、詩賦雜談和誌怪傳奇。”
秦淸漪打量著眼前這座不大的二層閣樓,心裏微微有幾分失望,不過蜀王府建立不過十年,藏書量自然比不得那些個百年世家。
走進書閣最先看到的便是一間小型的辦公廳,之前在政事廳見過的文學兩人此時正在各自的書桌前辦公。
“下官見過王妃。”
“兩位大人不必多禮,本妃隻是過來看看。”
韋七帶著秦淸漪進了藏書閣的第一層兩個文學隨侍,這一層放的都是經史子集,秦淸漪雖是自幼隨安王府的三老爺,名滿天下的翰林院大學士學習詩書,但實際上對於這個正統的文學興趣不大,不過是粗學了些,詩詞歌賦之類算不上精通,史學倒是很仔細的學過,也有些興趣研究,但是粗粗打量一言秦淸漪便知道這書閣裏的史書比起安王府的差了不知多少,這裏有的她早就應當是看的差不多了。
“詩賦雜談與誌怪傳奇是在二層?”
“回王妃的話,詩詞歌賦一層二層都有些,雜談誌怪等都在二層。”
“那便去二層看看。”
韋七聞言便立即引了秦淸漪往二層去。
二樓的藏書比一樓更加稀鬆些,不過這些個雜談誌怪比較有地域性,所以雖然這裏的藏書量小了些,但是秦淸漪並不敢斷定都是曾經看過的,所以便開始粗略的一本一本的瀏覽起來,看到自己從不曾看過又有些興趣的便往身後放,銀劍雪槍兩人便立即接過,不大一會兩人手中便已經各摞起了十來本書籍。秦淸漪本是想再多找些,不過想著自己最近並不太悠閑,便止了手。
“下官聽聞王妃也是一愛書之人,陪嫁中書籍便已超過十箱,不知下官等是否能向王妃借閱一二。”
“韋大人客氣了,本妃確實是無事之時便喜歡看些雜書,也帶了些來蜀州,本妃之物當然也是府裏的,隻是現在本妃那裏東西還比較雜亂,等過些日子理清楚了,便將可放到書閣來的書籍都放過來,隻是本妃一向喜歡看些雜書,所帶的便也就以雜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