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嫁妝(1 / 1)

因為秦清漪與蜀王的親事從定下到婚期不過三個月的時間,雖說秦清漪的嫁妝是早早就開始準備的,但是一般的親事從定親到成親都是一年有餘的時間,像秦清漪這樣自然是匆忙的很,是以十五一過,秦家就進入了高強度的婚禮備戰狀態,從秦大夫人到秦大少奶奶秦二少奶奶再到秦清漪本人都是忙的團團轉。

二月初開始秦清漪那些個親近些的長輩便開始一箱一箱的為她添妝。

安老太妃那裏直接給她抬了整整十二抬嫁妝四家陪房,同時還將身邊的管事大嬤嬤白眉嬤嬤送來做她的陪嫁,當時這些送到鎮北侯府時就連秦大少奶奶都有幾分吃驚。雖說長輩添妝是常有的事,而安老太妃一向便極疼愛秦清漪,添的多了些也是正常,但是直接整整抬了十二抬滿滿的金銀首飾還是她不曾料到的,更何況這還送了身邊的管事大嬤嬤與四家陪房,這哪是添妝,根本就是給了秦清漪一副嫁妝。而讓秦清漪也不曾想到的是安老太妃除了明麵上給她添的那些幾乎不少於五萬兩銀子的金銀首飾之外還讓白眉嬤嬤暗中帶了四處別院八家鋪子的契書給她,想來之前王府出嫁的這些個郡主們府裏都是以五萬兩為準配置嫁妝,如今老太妃這明顯便是以外祖添妝之名按王府郡主的標準給她添置了嫁妝。

安老太妃的添妝剛進府不久安王妃與燕綏長公主以她嫡親舅母之名也各送來了滿滿八大抬的添妝,同時燕綏長公主那邊還附送了兩房陪房,柱國公府也在隨後一日送來了六抬添妝。這不過幾天的功夫秦清漪的嫁妝中便多了滿滿三十四抬的金銀珠寶。

本來當年安平郡主嫁入鎮北侯府時便是滿滿的一百二十八台紅抬嫁妝,雖說後來秦懷衍娶親之時用了些但也是剩了大半,從秦清漪定下親事之後鎮北候與秦懷衍便直接決定了安平郡主所剩的所有嫁妝都全算入秦清漪的嫁妝中,而秦家作為百年世家本就有一套嫡女出嫁的嫁妝標準,秦大老爺與鎮北候又念著秦清漪此嫁一半是為了保住秦家,是以便將那公中所處的嫁妝標準抬了三分,再加上安王府、平西王府與柱國公府添置的這些嫁妝還有之前蜀王府抬來的聘禮,秦清漪的嫁妝已經不是一百二十八抬的最高配置所能容納完全,而且秦清漪出嫁之日太後娘娘與皇後娘娘必定是要添妝的,是以能餘留下來讓她們置辦的也不過一百二十六抬,秦大少奶奶在與秦大夫人與秦清漪自身商量過後便決定將那嫁妝的箱子放大一半,同時將部分古玩字畫金銀首飾作為暗妝,在秦清漪出嫁前便抬到蜀王府去,而那些個莊子鋪子則是將秦家添置的放在明麵上,安老王妃與淑妃給的自然就放在暗中,秦清漪與身邊的幾個人知道便是了,而在多出來的金銀珠寶便都換成了銀票讓她壓箱,秦大少奶奶算了算,便是放在明麵上的嫁妝便不下於二十萬兩,這在大啟的貴女圈中都是頭一份,更何況還有那般多的暗妝。

這嫁妝一事自然已經是風光無限了,而在陪嫁上便是鎮北候都仔細考量了許多,秦清漪嫁過去之後便是親王妃位,按例是可以有八個大丫鬟,八個二等丫鬟,十六個三等粗使丫鬟,至於教養嬤嬤,管事姑姑這些的倒是沒有定數。而現在秦清漪的貼身大丫鬟已經有六個了,隻要再從家中挑選兩個就可以,至於二等三等丫鬟王府中自然會有所配備,而秦清漪的陪房中自然都會有幾個小丫頭的,到時調了直接做二等三等丫鬟自然是可以的。教養嬤嬤自然就是安老太妃送來的白嬤嬤,管事姑姑的話棋心畫心都是願意跟著的,所以與管家一事之上秦清漪所差已經不多,向他們這樣的將門考慮更多的便是如遇戰事該如何,所以最後鎮北候給秦清漪定下的六房陪嫁全是侯府世仆且那些個漢子全是跟著他或是他父兄在北疆經曆過生死的。

所以最後秦清漪的嫁妝陪房全數確定後便是秦懷衍都不曾挑出一絲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