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 聲 浸透執著(1 / 2)

中央電視台的《中國新聞》這樣報道:“書道技法之精,令人歎為觀止。”《中

國文化報》也報道說:“書寫世界第一龍的張來生,預示著即將成為中國書界的一

匹黑馬,朝藝術殿堂呼嘯而來,帶著傳奇的神秘色彩。”

----------

2007年4月10日,聞喜建邑兩千一百一十八年的日子。

張來生書寫的巨龍躍然而出,昂首飄尾。

龍字全長56米,象征中國五十六個民族,寬度34米,代表中國34個省市自治區及特別行政區,印章直徑960毫米,象征中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淨重210公斤,象征人類進入二十一世紀。

匠心獨具,匠心良苦。

龍的故鄉,龍在圖騰。

那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龍,世界第一龍。

心正則筆正。隻見那幅墨色之龍,筆劃多時則不見其繁,筆劃少時則不顯其陋;其縮是縮的凝重,如虯曲力張的強弓,其縱是縱的險勁,如脫弦呼嘯的劍矢;酣暢淋漓,雄渾剛健,俊逸處宛然河東的春風撲麵,厚重處好似黃河的驚濤裂岸……與龍俱在的功夫書法,在那一天盡顯非凡。

中國書壇,萬花叢中,功夫書法乘龍之勢、借龍靈氣而爭奇鬥豔,筆舞霄雲,墨研四海,正在走向世界。

一時之間,評論如潮。

有人在網上以事論事,發表置疑說:“張來生之龍,不過是一幅超級榜書,應該已經超出了書法的範疇。”有的人也評論說:“張來生稱得上武術大師,卻是一位書法狂人,費力費錢是否他的狂放之舉吧?”還有人的說法更尖刻:山西奇人張來生“嘩眾取寵,”“故意炒作”,“浪費資源”……

果真如此麼?

知他者謂他心憂,不知他者謂他何求?

一位朋友觀看了張來生書龍的全過程,他卻這樣說:“張來生,你是一生太過辛苦的人,辛苦了一生的人,一生辛苦的人。”另一位朋友說:“張來生起碼向幾十萬聞喜父老證明,向全國全世界幾千萬觀眾證明:他是一位武術家,是一位書法家,他有勁,他能寫,而且寫得很好。”聞喜縣的文聯主席說:“一個龍字,形象彰顯了張來生對龍祖、龍神、龍人、龍鄉的無限敬仰和崇拜,彰顯了他對源自聞喜的龍文化和龍精神的仰慕與深情。而且讓世界認識了聞喜,認識了龍的故鄉,弘揚了根祖文化,也是聞喜為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有意義的活動。”

享有“京城三馬、北方一鶴”的全國著名畫家、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副會長王子忠先生在書龍現場發表了讚譽:“黃河草書研究院的張來生院長,將在這裏刷新一次書寫龍字的世界紀錄。這是一個壯舉,是一次嫻靜與高雅文化的展示,是和諧聞喜的生動展現。論書者必論其生平。多年來張來生先生為了心中的追求矢誌不移,人品藝品兼修,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和文化造詣,展現了功夫書法獨有的魅力。”

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李桂雄先生以他華僑的身份表達出一腔敬意:“我應聞喜縣委縣政府的邀請,前來參加世界第一龍書寫活動,感到萬分榮幸。我謹代表海外華人華僑和全世界炎黃子孫祝賀世界第一龍的圓滿問世。我們海外華人華僑,都是龍的傳人,今天有幸來到龍的故鄉,感受到遠古帶給我們龍的氣息,使我們得到心靈的洗禮,精神上的朝聖。我們能為有張來生這樣的好朋友而無比自豪,為祖國能有張來生這樣的好兒女而十分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