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組織製度與管理方法創新案例(10)(1 / 2)

工業史上這起前所未有的“巨人”合並給雙方帶來的利益是顯而易見的。施萊普一語道破這起強手聯合的好處“通過與克萊斯勒公司的合並,將會發揮各自的長處與優勢,在全球市場上確保卓越的戰略地位”。他表示,這起合並行動就是要創造一個能夠在21世紀屬於領先地位的汽車製造企業。

“最新型的和最賺錢的公司”,這是兩位總裁對未來公司的預測。他們認為,兩家公司的合並不僅將在歐洲和美洲大陸繼續他們的宏圖,而且還將開發亞洲和南美的新興地區。

而最能反映股民對這起合並持樂觀態度的是,兩家公司股票在合並的消息公布之後,行情立即看漲,克萊斯勒公司的股票價格當天就飆升了17.8%,上漲了7375美元,以48.81美元報收。奔馳公司的股票價格同日也猛增了8%,以每股192.4馬克收盤,比前一交易日上升了14.95馬克。

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公司股票結構將會有重大變化。奔馳公司目前75%的股票被歐洲股東擁有,隻有10%被美國股東購買。但是合並之後新公司發行的股票,在歐洲和美洲將會基本上平分秋色,奔馳公司的股東稍稍超出,但顯然打破了目前兩家公司的股份在兩大洲失衡的局麵。

給全球造成極大的震動的兩巨頭的合並過程卻像做賊一樣偷偷摸摸地進行的。

前麵提到施萊普向伊頓拋出橄欖枝後,伊頓的回答讓施萊普受到極大的鼓舞。雙方簡短地談過之後,伊頓說“我們很有興趣”。他表示將對聯合的可能性作一些研究,並向施萊普保證,兩周之後將和他通話。

簡短的對話標誌著工業史上這起最大的動作拉開了序幕。兩周後,伊頓與施萊普通了電話,電話中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內容,隻是約定了接頭的時間和地點。他們商談的內容無疑是最大的商業秘密。

洛桑、倫敦、紐約,這三個城市是施萊普和伊頓進行商談最多的地方,前後一共有10餘次。他們接頭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一直沒有讓外人看到他們的行蹤。德國的《明鏡》雜誌戲謔地評論他們的行動說,他們就像已婚男人偷偷和情人幽會而又竭盡所能躲避妻子的注意一樣。

每到一個城市,他們照例訂一個豪華的旅館以掩人耳目,然而同時又在一個非常隱秘的地方訂一個小旅店,這才是他們真正要去的地方。即使居住在小旅店裏,他們仍然是“鬼鬼祟祟”。如果要出門,他們總要等走廊裏的人走盡的時候,因為這樣他們才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整個奔馳公司裏隻有兩人知道即將付諸實施的龐大合並計劃,其中之一當然是總裁施萊普,另外一個是負責公司規劃的監事會成員埃克哈德·科德斯,這位也是合並計劃的堅決擁護者。就是這兩位談論合並事宜時也總是遮遮掩掩,奔馳公司以代號“丹佛”來代替,而克萊斯勒公司則以“克利夫蘭”為雅號,整個合並計劃被稱為“嘎瑪計劃”。

雙方的談判在緊鑼密鼓中進行,然而談判中的問題盤根錯節,遇到的阻礙不可謂不多,許多時候碰到雙方僵持不下的問題,其中一方麵幹脆走人也是常有的事。比如兩家公司合並之後將采取何種經營法規?就使雙方首腦人物一籌莫展。然而,合並畢竟是對雙方都有重大利益的事,雙方有足夠的耐心堅持下去。

1998年5月份,兩家公司“偷偷摸摸”進行談判的日子終於過去了。5月7日,隨著奔馳公司總裁施萊普擲地有聲的宣布以及克萊斯勒總裁伊頓給員工的公開信,驚人的合並方案終於誕生了。消息驚動了兩國政治和經濟界的重要人士,各界人士對兩家公司合並好評如潮。有人稱兩家公司合並為“天堂裏的婚姻”。

德國總理科爾、奔馳公司後盾德意誌銀行主要負責人之一希爾瑪·科珀以及美國的政治家、經濟學家、華爾街的頭麵人物對這起合並道盡了溢美之辭。

這起合並行動在汽車業內產生的衝擊波更是空前的。業內人士預計到,隨著這起驚人的合並行動,必須出現新的一輪汽車公司購並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