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這本雜誌成精了(1 / 1)

這本雜誌成精了

卷首語

你在翻閱這本《高爾夫旅行》,翻閱一本雜誌,其實切換一種方法,它也是一個海量圖庫,一家網站,抑或一台電視。

隻要花兩三分鍾時間,在手機上下載一個名叫“超級圖片”的APP,然後在雜誌照片上一掃,你就會進入另一空間:要麼掃出無數圖片,要麼進入一個網站,或者掃出一個視頻節目,我說這本雜誌也是一台電視,就是這個意思。

就舉一個高爾夫度假村的例子吧。一般來說,雜誌一篇報道除了文字,就是圖片,一次采用再多圖片,也不過十來幅,你想看更多,我們隻能說抱歉了。但有了“超級圖片”技術支持,編輯隻需把大量圖片在電腦插件上過一遍,輸入相關指令,你就可以掃一掃,看一看了。如果還不過癮,那麼可以輸入視頻數據,從球場到酒店客房,從餐廳到健身房,足夠你看個透徹。隻要樂意,鏈接大賽轉播也不是難題。好了,你被深深打動,打算預定這家度假村,就可以掃描,登陸其網站,若幹環節全都搞定了。

如若不信,你現在就可以試一試,掃一掃,看一看那個世界是什麼模樣。

“超級圖片”是一家北京公司的品牌,據說閉門謝客,潛心鑽研多年,一直隱而不發,至今都沒有完全投放市場,更別說媒體領域。當我的同事發現這項技術,並推薦給我時,我們八目相對,頓時火花四濺,當即決定采用。我的想法是,“超級圖片”太適合高爾夫,太適合旅行,太匹配《高爾夫旅行》雜誌了,因為旅行的要素首先是感覺,包括視覺,這種技術可以打開你的全部感官窗口。

都說傳統的雜誌媒體江河日下,有些屬於實情,有些則是人雲亦雲。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即使我信,其他人也不信,“超級圖片”的團隊肯定不信。他們看中的,是雜誌依然具有其它媒體想都別想的屬性。比方說,注入“超級圖片”技術的雜誌,可以變成一台電視,而即便使出吃奶力氣,也休想把一台電視變成一本雜誌。

我做媒體二三十年,其中多數時間是做雜誌,對雜誌懷有一份深情厚意。歐美雜誌經曆了一百多年的鼎盛期,不少雜誌堪為百年老店,但在國內,雜誌的好時光隻有二三十年,叫板,亮相,就似乎要退場了。每念及此,都有一種世事難料的感概。沒想到峰回路轉,科技不僅改變命運,也改變雜誌。《高爾夫旅行》擁有了新媒體的功能,孫大聖七十二變,幾乎無所不能。不過它仍是一本雜誌,拿在手裏隨意翻閱,隨時把玩,別提有多自在多踏實了。

還有幾點,分享一下也很有意思。

類似技術,“超級圖片”不是唯一的,但“超級圖片”技術是領先的。它的運用範圍當然不僅限於雜誌,你在自己的T血衫上、一隻茶杯上印一幅畫,注入相關信息,照樣可以實現上述功能。一張圖片可以嵌入兩個以上的鏈接,看視頻也好,上網站也罷,悉聽尊便。另外一張圖片,如果需要,還可以隨時更改不同鏈接,把人們帶入多維世界。

在高爾夫類媒體中,《高爾夫旅行》是唯一采用“超級圖片”技術的雜誌;在旅遊類雜誌中,《高爾夫旅行》是第一本完成這一技術嬗變的雜誌。

每一幅圖片都可以成為“超級圖片”入口,現在我們隻會在一些特別篇目中,打開一條超級通道。需要說明的是,雜誌裏的廣告圖片也可以植入這一技術。

“超級圖片”技術還在初級階段,至於以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我們也說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高爾夫旅行》會越來越好玩,越來越神奇。雜誌還是一本雜誌,但最終還會是一個媒體平台,具備人們意想不到的能量。請允許我打個埋伏,暫時保留一些機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