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股神煉成之道(3)(1 / 3)

老實說,單聽別人的意見,或隻憑報紙、雜誌的報道就想賺錢,這樣的心態本身就已經是失敗的根源。自己不下功夫研究,隻想在上班之餘,看看報章雜誌有什麼利多題材,以供買進股票之依據,這樣是不可能成功的。天下豈有如此的美事真的想在股市賺錢的話,就得注意經濟的動向,本地經濟,世界經濟,要每天不間斷地注意.隻要擁有一般程度的經濟常識,誰都辦得到,何況判斷的材料大多出現在每天的報紙上,極為方便。

是川銀藏把投資股市比喻為登山,理想的買點自然是在高度離山穀不很遠的地方,可是當報紙、雜誌出現利多消息時,通常股價已漲到離山頂很近的地方。自己收集情報,在低價區買進,耐心等待,這是投資股票的秘訣。

是川銀藏投資“烏龜三原則”

1.是川銀藏認為,投資人的心境必須和烏龜一樣,慢慢觀察,審慎買賣。

2.選擇未來大有前途,卻尚未被世人察覺的潛力股,長期持有。

3.每日盯牢經濟與股市行情的變動,而且自己下功夫研究。不可太過於樂觀,不要以為股市會永遠漲個不停,而且要以自有資金操作股票投資五原則。

是川銀藏“投資五原則”

1.選股票不要靠人推薦,要自己下功夫研究後選擇;

2.自己要能預測一兩年後的經濟變化;

3.每隻股票都有其適當價位,股價超越其應有水準,切忌追高;

4.股價最後還是得由其業績決定,作手硬做的股票千萬碰不得;

5.任何時候都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事件,因此必須記住,投資股票永遠有風險。

林園:他們叫我中國巴菲特

一個以8000元投資股市,16年後自稱4億的身家的矛盾體,他已經吸引了許多媒體的目。

他就是林園。

林園,出生於1963年,原籍陝西漢中,現任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深圳錢迷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是中國民間價值投資的代表人物之一。

林園的股票生涯充滿了傳奇,他從8000元起家,到現在已經身家數億,而這個天文數字的變化隻用了短短的16年。

林園,全身行頭不過百元,沒有名表、名車,沒有隨從,甚至沒有自己的公司和職員,用一塊三毛錢解決晚餐的人,他會是一個擁有4億身家的“中國巴菲特”嗎?

在16年中實現近97%的年均收益率,總資產實現5萬倍以上的增值。

在進入股市之前,林園對股票一無所知。

1989年,林園全家人共同籌集了8000元人民幣,進入股市。

林園分別買入了30股深發展銀行的股票(賬簿中簡稱“發行”),他以88.45元買入深發展股票,之後反複操作,短短幾個月盈利12萬元。

林園妹夫馬先生說:“當時是1989年年底,我們都是淩晨3點就起來拿到股票在自由交易。那個時候特別簡陋,大廳的中間有一塊黑板,比如上麵寫著深原野,10塊5毛有沒有人要,可能過一會就會漲價到11塊。有人就會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就和豬肉菜市場沒有兩樣,這樣來回倒幾次就可以賺不少錢。如果有些朋友要買那隻股票,又剛好有人想賣,我們還可以中間介紹一下,每筆可以賺到100多塊錢。”

當時有不少人都發了大財。特別是1996年回到股市的時候,有些炒股人因此由幾萬炒到了幾億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