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柳傳誌 俞敏洪(1)(1 / 3)

純爺們兒拚搏記

多年以前,柳傳誌因業務上的來往請俞敏洪吃了一頓飯,彼時俞敏洪稱柳傳誌為柳總,柳傳誌稱俞敏洪為俞老師。

俞敏洪回憶說:“那天,我跟柳總其實很輕鬆地邊吃飯邊聊天,但我總感覺是在和一個長者對話。柳總當時就已經是一個非常穩重、睿智的成功人士。所以,盡管現在我們關係已經比較近了,有時候還會在一起吵吵鬧鬧或者打打鬧鬧,但他在我心目中,還是長者身份排在前麵,朋友排在後麵。”

多年以後,兩人再一次坐在同一家餐廳小酌,這一次,是因為要一起錄製優酷視頻——《老友記》。

酒桌上,俞敏洪誠懇地對柳傳誌說:“當初在這兒跟您吃飯的時候呢,充滿緊張情緒,因為一直把您看作是半神半人的人物。”

柳傳誌莞爾:“你平時說的話都是老實話,這話說的是……”沒等他把話說完,俞敏洪本來前傾的身體突然向後仰,雙手也隨之放在桌上,輕拍了桌麵兩下,緊張地連說了三句“真的是”。

此時,俞敏洪還稱柳傳誌為柳總,而柳傳誌早就改稱俞敏洪為敏洪。

在我的印象中,兩個不同時代、不同背景、不同經曆的創業者,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能言善辯。隻是,1944年出生的柳傳誌講話很直率,1962年出生的俞敏洪個性較婉轉。

傳媒總是能給人罩上太多光環,其實柳傳誌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神”,雖然媒體想采訪他並不容易,但是如果他同意了采訪,他所呈現出的一般都會是一個思維敏捷、和藹可親的老人家形象。在錄製《老友記》之前的溝通中,他的同事特意和優酷的編導說,可以讓柳總談談他的愛情與家庭。這是大部分企業家避諱的話題,但在錄製現場,柳傳誌欣然接受,而且談起關於愛情的往事,神采奕奕。俞敏洪也是很好的采訪對象,記者想要的不用多言,他就能準確判斷,對於他覺得可以公開說的話都會坦誠相告。

如今,兩個人都已是中國企業界中舉足輕重的人物,特別是柳傳誌,他的形象甚至不知何時被賦予了“教父”的色彩。有一次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跟我聊起柳傳誌,語氣中充滿尊重:“以前我覺得柳總特別難接近,和他熟悉後才發現,他是一個特別和善的企業領袖,對我們這些後輩很扶持,很捧場。”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當天,依文集團在英國商務官邸蘭卡斯特宮的戶外花園,舉辦了一場男裝T台秀,柳傳誌、俞敏洪都是登台走秀的模特。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展示自己的另一麵。

2011年,在第三屆“道農會”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跨界領袖年度聚會中,柳傳誌戴著大白胡子扮演泰戈爾,俞敏洪則裝扮成搖滾歌手唱《我是一隻北方的狼》。

在《老友記》中回憶起這些往事,兩個人仍然樂在其中。金牛座的柳傳誌和天秤座的俞敏洪都不太在意“身份”,如果需要娛樂大家,或者為一些企業家幫忙,他們都很願意挺身而出。

這也許是緣於他們在創業的路上,也曾不斷地尋找機會,尋求幫助。

1984年,已經40歲的柳傳誌,離開中科院計算所,創辦北京計算機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從一個技術人才變成了個體戶。當年,這一舉動在許多人看來就是“瘋了”,但柳傳誌做此決定時異常堅決,時至今日,他提及往事語氣中依然透出豪情:“我是自願出來的,我堅決自願出來,原因就是我看透了,這樣幹下去,沒勁!”

公司創立之初,他為給員工發工資擺過地攤,當過“二道販子”,也被人騙過錢。直到1993年,聯想製造出中國第一台586電腦,他的人生才完成了華麗轉身。而就在這一年,31歲的俞敏洪開始組建新東方。兩年前,俞敏洪因私自補課被迫從北京大學辭職。

高考三次,好不容易從農村考進北大的俞敏洪,一直夢想著在體製內有所成就,掙紮幾年,最後終因現實的無奈而放棄追求。俞敏洪笑言,奮鬥的動力是來自老婆的不滿,怕越混越沒出息,老婆跑了,自己還要再用25年去找老婆。

從貼小廣告招生的英語輔導老師到今天的“新東方”校長,俞敏洪用20年時間,完全改變了自己在老婆心中的形象,但仍然沒有丟掉當年的樸實。他的辦公室在新東方大樓辦公區的一個角落,一張桌子,一個書櫃,一組沙發,以至於一個電動的百葉窗都顯得格外高級。書櫃上擺放著各式教材和詞典,印證了他在過去20年中,一直在為一件事——英語教學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