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解清楚之後,秦百川也覺得為難,不過最終他還是選擇堅持自己的主張。他給出了三個原因,第一,戰馬是他的,他想怎麼用就怎麼用;第二,給戰馬在訓練時候增加負重,以後上了戰場就能爆發出更快的速度,無論進攻還是逃命都有用處;第三,戰馬是軍士的生命沒錯,可戰馬終究不是人,戰馬少活幾年,總比人死了要好。
秦百川的這個說法顯然是得不到流沙部落的認同,在流沙部落的意識裏,騎兵就是用來衝鋒陷陣,可以死,但不可以逃,既然連逃都不用,戰馬快不快又有什麼打緊?至於進攻方麵,對方都已經潰敗了,為什麼還要追上去趕盡殺絕?這種事,追的上能殺敵固然最好,追不上也嚇破他們的膽子,目的就已經達到了。
為了這件事,特穆爾和跟秦百川還說了幾次,但秦百川始終都沒有退步。最終特穆爾和調走了那些實在接受不了秦百川這一做法的教官,使他這個計劃得以進一步執行下去。
當然了,這兩件事都不過是小插曲,隨著秦百川那些工匠的逐步逐步做出的一些規劃,極樂軍還是獲得了流沙部落的巨大認同。首先,那些工匠在有限的條件下短短幾天之內建立了工坊,這工坊雖然不可能跟楚家工坊相提並論,但打造一些基本的農耕器具還是可以的;其次,有工匠就地取材,讓人尋來巨石,秦百川提出黃沙混凝土的構想,開始為流沙部落搭建起外觀不咋樣,但卻極為堅固的城牆;最後,流沙部落的大帳四處漏風,工匠們著手為他們設計房屋。總之,一切的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緩緩前行。
這段時間秦百川當然也沒閑著,既然在流沙部落已經站住了腳,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和大銀國還有一戰,秦百川就不得不早做一些準備。為此,他偷偷的派遣袁飛帶人返回大頌,一邊回去打探一下情況,一邊從安陽吳二丫那裏又運來了數百條槍,數十尊吳楚虎炮,火器裝備方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補充。
袁飛帶回來的消息不算太好:秦百川抽兆王孫嘴巴的事情已經傳遍了大頌,現在各州各縣都已經收到了通緝秦百川的榜文,但因為有皇上暗中照顧,也沒出什麼亂子。可偏偏,秦百川在大散關外露麵,滅殺戍邊軍、綁走長公主,這個消息使得皇上爆發出雷霆之怒,督促戍邊軍追查秦百川下落,甚至下令呂士高,徹查與秦百川所有有關人員,一定要找出他的下落!
秦百川得知這個消息後,一顆心都幾乎要跳出來了,他自己在外麵吃點苦,受點罪,甚至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都沒什麼,可怕就怕連累到他的朋友、親人!秦百川急的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想要做點什麼,可卻真的是無能為力。
也算天無絕人之路,長公主發現秦百川情緒不對,幾經追問下,秦百川終於說出了顧慮,長公主當時便提議,解鈴還須係鈴人,隻要她回一趟大頌,所有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其實從秦百川的心裏說,他不太願意讓長公主回去,現在雙方固然是可以算是朋友,那是因為處在特定的環境之下,誰能保證長公主回到大頌不會背後捅刀?可袁飛打探的消息沒頭沒尾,若是弄不出個結果,秦百川哪裏會放心的下?
最後,幾經考慮,秦百川終於點頭首肯。
於是,當天晚上,長公主便離開流沙部落,帶著計無策返回大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