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典型的群居動物,所以人如果離開社會太久就產生許多的負麵情緒。《魯濱遜漂流記》寫的很精彩,不過那是故事,故事雖然來源於現實生活,但它是一種高於生活的藝術形式,是故事它就多多少少都有虛構的成分。假如真有魯濱遜這麼個人,那他要融入社會得多久,大概得幾年或者十幾年。
秦歌在治療期間所處的環境就相對比較封閉,總是家和醫院兩點一線,交流的對象除了家人和比較要好的朋友就是醫生護士,甚至同病房的人還有沒說過話的,這就是自閉的表現。秦歌的家人因為秦歌身體恢複已經疲於奔波,心理問題暫時還沒顧上。但是有人想到了,秦歌的大學舍友兼好基友陶金和賴平(外號奶瓶)覺得這個問題要解決。於是下午剛吃過飯,秦歌就接到他們的電話,說下午來給秦歌送禮物。秦歌很高興,因為他從小就喜歡收禮物,不管是什麼,他都收隻要你送。過了一會兒電話響了,是賴平和陶金,非要秦歌下樓,雖然心裏罵他們架子大還要自己下樓去接,但誰叫禮物麵子大呢,秦歌忍了。剛下樓就看到陶金衝他賊兮兮的笑,奶瓶從車後備箱取出一輛自行車來,他看著秦歌,問:“怎麼樣?”
秦歌愣了下,“什麼?”
奶瓶又問:“車怎麼樣?”
秦歌翻了下眼皮,“別臭得瑟了,你那破車我不是見過嗎。”
奶瓶無奈地又問:“是問你自行車!”
從奶瓶一開始取出自行車的時候,秦歌就眼前一亮,再聽他這麼問就知道這輛自行車肯定就是他們說的禮物了。秦歌像看到小母雞的大灰狼一樣,眼睛放著綠光說:“霸氣、拉風。”說著就朝自行車走去,陶金一把拉住秦歌說:“別急,還有個禮物要送你,我們給你報了個自行車騎友俱樂部,你到時候騎著去活動活動。”秦歌狐疑地看著陶金:“你這是禮物嗎?這分明是條件。”
“隨你怎麼想。”
“好,那我心領了。”
“那就是不去了?”
“對,不去!”
陶金恨鐵不成鋼啊,指著秦歌說:“你腦袋卡殼了,我們這是為你好,你怎麼能這樣呢!”
秦歌努努嘴,不屑地說:“不經過別人同意為別人好那是道德綁架,80%的結果就是讓別人有苦說不出,就是所謂的好心辦壞事。”
“歪歪理真多,直接說你去不去吧?”陶金有些急了。
“再說一次還是不去。”秦歌很堅定。
陶金看了奶瓶一眼,轉過身拍著秦歌的肩膀說,“那好,我隻有和阿姨聊聊了,想必她會同意我的想法的,也會很樂意和你就此事溝通一下的。”
這時奶瓶也上來拍著秦歌的另一邊肩膀說,“你還是去吧,就是去交個朋友,和人聊天什麼的,沒事的,陶金嘴快你又不是不知道,萬一他真跟你媽說了,你想想,你媽嘮叨起來那可不是一般人承受的住的。”說完還做出一副惡寒的樣子。
秦歌臉上掙紮了一下,“奶瓶說的對,我媽嘮叨起來跟給孫猴子念緊箍咒似的,沒完沒了,保不齊又得腦出血一回。”秦歌一咬牙,“好,我去!”
聽到秦歌鬆了口,陶金和奶瓶相視一笑,齊聲說,“好口渴!”然後轉身往小區走。秦歌急忙叫住他們問:“去哪啊?”兩人一笑道:“上樓喝喝水呀,你瞧把我倆渴的。”秦歌也是一笑說:“不必了,留下自行車,二位施主還是從那裏來就回那裏去吧。”奶瓶急忙說:“你不能殃及池魚阿,我可什麼都沒說。”說完一臉無辜相。秦歌鄙視地看著奶瓶說:“別裝了,我還不知道你,別看陶金嘴突突的快,那是腦殘,主意都是你出的。”陶金嘴上嘟囔了一句:“不識好人心!”奶瓶姍姍一笑,樹了個大拇指。隨後兩人開著車揚長而去。
時間很快過了兩個月。秦歌的爸媽也在一個月前來到西安了,因為還有個小孫子要照顧,中國老人的習慣,也算是一種老有所樂吧。這一天秦歌收到一條短信:“明天,8月18日早上8點在畢原路傳騎車行門口集合—傳騎單車俱樂部”。要不是這條短信,秦歌差點把這個事給忘記了。
第二天一早秦歌起來,也沒什麼要準備的,吃過早飯就直接去了集合地點。先進去找領隊報到,一個40多歲的男人接待了他,自稱老馬,人很客氣,說以後有事隨時找他,並讓秦歌等會兒,人到齊就出發,也不需要什麼手續。秦歌應了一聲,就到門口去等了。他順便觀察了下這些人,第一次嘛,還是有些好奇的,人不多,就十來個,男的多女的少,老的多小的少,分了好幾波,不是同來的就是關係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