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國土的最北部,原本是靺鞨族的領地,但是北邊強大的突厥人常年侵擾白山黑水之地,靺鞨族中不得不投靠中土大唐,仰仗大唐的守護才得以安定。大唐賢宗年間在北方之地設下安北都護府,白山黑水之地和六彌山之南盡歸安北都護府管轄。
六彌山乃是北方寒苦之地第一山脈,據傳聞其東西縱橫足有七八百裏,隔斷了最北的荒原與白山黑水之地,還傳聞六彌山上有吃人的妖怪,動一動身,整個六彌山都會晃動。靺鞨人信奉白山黑水是神聖的,六彌山是邪惡的,所以靺鞨人不敢靠近六彌山。隻是對於六彌山腳下正揚村的村民來說,不管六彌山有多少傳聞,隻要不耽誤自己的生計,都跟自己無關。
正揚村怎麼來的已經無人知曉了,村子裏年紀最大的老人也隻是從祖輩那裏聽說過他們是從中原地區躲避戰亂才來到六彌山腳下的,也隻有這些中原來的逃難客不信傳說,敢定居在六彌山腳下。正揚村並不大,最初隻有三十幾戶人家八十幾口人,二百多年來村子有了一百來戶,四百多口人。村中有趙、柳、孫、楊四大姓,還有七八個小戶姓氏。平時村中都是村老主事,青壯的男人上山打獵或者在平地耕作,婦女在家做其他事情。
山村裏逃難而來的多是讀書人,所以在這裏安定下來之後拾起書本,也能讀能作,隻是讀書寫字並不能吃飽肚子,所以村中的青壯學問也不深,最多是能識幾個字。不過最近幾年生活愈發安定,幾個大姓都是書香世家,不想在這裏斷了傳承,所以不惜重金從外麵請了教書的先生,創辦了學堂,村中年齡合適的孩童都能進學堂讀書。
這一日,教書先生散了學生,那一幫虎頭虎腦的小孩一哄而散,一個穿著棉布衣服的兒童高呼一聲,:“褚七,石磨子!”他兩個小夥伴立刻跟他彙合,棉布衣物的兒童摟住兩個小孩的肩膀,低頭悄悄說道:“下午村裏的狩獵隊就該回來了,父親在家休息總是不讓我上山玩耍。我前幾天在山坳發現一道清泉,我們趁著天還不冷,今天去那裏玩上半天。怎麼樣?”
石磨子是個愣頭愣腦的壯碩小孩,沒有什麼心思,向來聽這棉布衣物小孩的話,當下點頭同意,棉布衣物小孩看了看那名叫褚七的幹瘦小孩,褚七想了一會說道:“也好,過了今日,父親總要在家休息半旬,在家待著也是無趣。”
棉布衣物小孩大喜,三人假裝是回家,躲過了其他人的注意,轉身向著山上跑去。隻是大半個時辰的路程,棉布衣物小孩領著二人東轉西轉之後,終於轉到了一處山坳,棉布衣物小孩指著山坳下麵說道:“你看,那有一道極清澈的小溪,夏天的時候山坳裏雜草茂盛,反而遮住了小溪。”棉布衣物小孩有些愛惜的脫下身上的衣服,把它疊的整整齊齊放在自己腳下。
石磨子有些羨慕的看了一眼那衣物,他跟褚七身上的都是麻布衣服,從沒有穿過棉布衣服。“嗬嗬,石磨子你也不用羨慕,你沒聽先生說,外麵的中原繁榮富強,人人都穿著棉布衣物。你用心讀書,以後去往中原,也能穿上棉布衣物。”褚七笑著說道,石磨子卻是惱羞成怒,學堂的人都知道他石磨子天生愚鈍,讀書不成,褚七這麼說分明是在笑話他。
“好了,別說那麼多了,我們快下去吧。”棉布衣物小孩催促一聲,身手敏捷的爬了下去,褚七跟石磨子也不置氣,麻利的脫下外衣跟著他下去。“哎,其實我叫你們出來玩是有事情跟你們說,”棉布衣物小孩在水中有些興致缺缺的說道,“我爺爺聽了教書先生說的中原盛況,想著既然中原已經安定,就想讓我們這一大家回到中原,不再蝸居在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棉布衣物小孩的家就是趙柳孫楊四大姓中的柳家,他爺爺是村中主事的村老之一,在村中很有話語權,而這小孩是柳家年紀最小的男孩,名叫柳元圭,平時在家中十分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