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學史上的退稿信(1 / 1)

文學史上的退稿信

點滴

作者:遠子

那些大作家能熬出頭真是不容易。比如王爾德曾收到一封退稿信,裏麵說:“親愛的先生,我已經看過閣下的手稿了。哦,我親愛的……上帝啊!”塞繆爾·約翰遜收到的退稿信更絕:“閣下的作品既傑出又具有原創性,但是傑出的那部分並無原創性,具有原創性的那部分卻又不夠傑出。”美國詩人史蒂文斯打開投稿的回郵後,發現裏麵居然裝著一小撮灰燼……下麵是我們從一本名為《退稿信》的書裏摘錄出來的部分內容。

簡·奧斯汀《諾桑覺寺》,1817年出版

退稿評語:如果閣下要我們買下這本書的話,我們寧願用同樣的價錢把書退回去——隻求您打消這個念頭。

福樓拜《包法利夫人》,1856年出版

退稿評語:你用一堆瑣碎的細節遮掩你的小說,以致它失去了原貌。那些細節寫得很好,隻不過太膚淺了……

海明威《春潮》,1926年出版

退稿評語:如果我們出版這本書的話,先別提會不會刻毒傷人,人們光是用“品位差勁無比”來形容就夠我們受的了。

D.H.勞倫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1928年出版

退稿評語:我是為你好才告訴你:不要出版這本書。

毛姆《刀鋒》,1944年出版

退稿評語:大部分寫得糟透了,而且很悲觀……雖然我不會說這是一本令人無法忍受的書,但我認為它是一本差勁的書。

喬治·奧威爾《動物農場》,1945年出版

退稿評語:就目前而言,出版這本書確實是個很糟糕的主意……順道一提的是:在這則寓言故事中,如果能讓別的動物,而不是豬,來當動物階級裏的老大的話,會比較不傷人。

惠特曼《草葉集》,1855年出版

退稿評語:我們認為,把心力投注在這本書上麵,是很不理智的一件事。

普魯斯特《在斯萬家那邊》(《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卷),1913年出版

退稿評語:乖乖,我頸部以上的部分可能都已經死掉了,所以我絞盡腦汁也想不通一個男子漢怎麼會需要用30頁的篇幅來描寫他入睡之前是如何在床上輾轉反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