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點滴
“一個人如果被他人看透了內心,就沒有容身之地了。”所以在社會生活中,適當隱藏個人好惡,是保護自身利益、使自己免受傷害的必要手段。
事件觀察
春秋戰國時期,齊桓公對自己的服飾有特別的偏好,當時他特別喜歡穿紫色的衣服,無論上朝還是會客都以紫色的衣服示人。
大臣們看到齊桓公這一愛好以後,就紛紛穿上紫衣來討好齊桓公。很快,穿紫色衣服的風氣擴展到全國,結果各地的老百姓都身穿同一顏色的衣服了。而精明的商販們趁機抬高紫衣的價格,結果老百姓好幾個月的收入都流進了他人的腰包。
齊桓公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就找管仲商討對策。管仲對齊桓公說:“大王,您隻要明天朝見群臣的時候,故意對穿紫衣的人表現出討厭的情緒就可以了”。齊桓公覺得很奇怪,隻好按照管仲的意見行事。
第二天,齊桓公在朝堂上看到幾個穿紫衣朝服的大臣們正在洋洋自得,就皺起眉頭說“天天穿紫衣,沒有一點變化,簡直讓人看煩了,離我遠點兒吧!”很快,朝中再也沒人穿紫衣了,而民間穿紫衣的風氣也迅速減少。
齊桓公向大臣顯露了自己的喜好,所以大家為了迎合他都穿紫色的衣服,結果齊桓公成了一個風向標。領導是組織裏的關鍵人物,他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大家的注目,成為關注的焦點。所以組織領導者要善於隱藏個人好惡,不讓大家在討好自己這件事上浪費太多精力。
此外,對個人來說,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適當隱藏個人好惡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而不是被對方徹底看穿。而在商業談判、競爭關係中,隱藏個人好惡是我們戰勝對手、贏得成功的必要手段。
技巧運用
中國人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最講究察言觀色了,實際上,這就是在體察對方的個人好惡。我們需要意識到,在商業談判的時候,隱藏個人好惡才能避免對方順水推舟,從而有效維護組織利益;在辯論中,隱藏個人好惡才能避免對方抓住我們的心理破綻,從而把握主動權。為此,我們需要把握如下幾點:
1自己不能把自己的喜好和盤托出。一些人總是喜歡表現自我,所以很容易把自己的喜好都告訴對方,結果使自己暴露無疑,根本沒有安全藏身的地方,這種做法是不明智的。
2聽取他人意見時要態度謹慎。在溝通中涉及到一些重大的人、事以及利益關係時,我們要格外小心,不能輕易外露自己的好惡,否則對方就會按照我們的意向亂說,把真實情況曲解了,使自己失去了正確決策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