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在我的導師戚聿東教授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本書從選題、內容框架結構的設計、研究方法的選取、資料的收集等方麵,戚老師都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並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在寫作中,戚老師非常注重本書的實證研究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幫我聯係了論文的實地調研單位。尤其是在我寫作陷入困境時,戚老師能夠及時地開闊我的研究思路,這使得本書的寫作過程沒有走太多的彎路,順利地得以完成。在三年多的學習生涯中,戚老師經常與我們交流學術研究體會和心得,他一絲不苟、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一直鞭策著、鼓勵著我奮發向上。在三年多艱苦而愉快的博士學習即將結束之際,衷心地向戚老師表達我最誠摯的感謝。
感謝首都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的鄭海航教授在博士課程總結和論文開題中對我所提出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幫助我明晰了本書的寫作思路和角度,對深化和完善本書的理論框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書研究的知識背景受益於經濟學院王軍副教授所教授的微觀經濟學,王老師把經濟學的另一個重要分支演化經濟學思想傳達給我,使得本書能夠從更廣闊的理論視角研究企業的動態能力問題。
工商管理學院的同事們,張映紅教授、張夢霞教授、柳學信副教授、陶峻副教授給本書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方法上的直接和間接的幫助和支持。我的師弟丁浩、楊誌軍和師妹張航燕在論文寫作中也給予我許多幫助,與他們的交流激發了我的許多寫作靈感和創新。另外,遠在美國讀博士的好友和同學陳穎在緊張的學習之餘幫助我查閱了大量的英文文獻資料,在此,一並表示感謝。
在本書的實地調研過程中,本書得到了LKJT公司的李建新、李保民等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他們給本書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信息和可靠的研究基礎,非常感謝他們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回答我的調研問題。
最後,感謝我的父母、先生和女兒。在本書寫作過程中,我對他們多有忽視,謝謝他們對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尹麗萍
200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