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小兒無名熱(2 / 2)

“孩子什麼症狀?”吳波問。

“從上周二開始,這孩子每到半夜就發熱,體溫在37.5度左右,”郎敏皺著眉頭說。

“沒去市醫院和利民醫院的兒科看看?”吳波問。

正給孩子寫病曆的陸醫生說:“上周她帶兒子去契墟醫院兒科查了血象,淋巴細胞計數0.61偏低,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7.8偏高,淋巴細胞百分比13.6偏低……”郎敏述說道。

“你對我們這社區醫院挺信任的?”

“你們這兒陸醫生有名氣,還有你吳院長也很厲害的呀。”

吳波和陸醫生笑了。

“我兒子吃的是四季抗病毒口服液,頭孢吃了10天,每天都量很多次體溫,半夜後,體溫就升到37.5度左右,早晨就降下來,一直食欲還可以……”郎敏說。

陸大夫對吳波說:“我懷疑,孩子患的是最近本地流行的一種小兒的無名低熱,好多孩子染上了這種病,契墟醫院和惠民醫院,都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這種病,掛點滴……”

陸醫生對吳波說:“您再給小患者查一查——”

吳波給郎敏的兒子聽了心音,又讓孩子大張著嘴,看了咽喉和牙齦。

“鼻子通氣不?”吳波扭頭問。

“鼻子通氣呀,偶爾有鼻涕,不咳嗽,嗓子也不疼,”郎敏在一邊介紹說。

“孩子有無腹痛?”吳波按著小患者的腹部問。

郎敏搖搖頭,接著述說道:“上周五那天,兒子半夜渾身發熱。哭鬧不止,我帶他去了契墟醫院夜間急診,點了氧氟沙星……”

吳波經過一番檢查,結合孩子在市醫院和利民醫院的檢查結果,對郎敏說:“你兒子既不是呼吸道感染,也不是神經功能性低熱,如果是腦病引發的低燒,會伴有嘔吐、抽筋等症狀,如果是尿路感染引發的低燒,會伴有尿的次數多、血尿等症狀。這些可能都排除之後,醫學上有一種不明原因的發熱,目前還查不出病因,難以確診,缺乏特效藥物,俗稱無名燒……”

“那怎麼辦呢?”郎敏為難地問。

“先回去靜養,飲食調理,觀察幾天,夏季氣溫較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別老抱著他,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但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發燒是機體對抗微生物入侵的保護性反應,有益於增強機體抵抗力,因此,38.5℃以下的體溫不必服退熱藥,隻有體溫超過38.5℃以上,才需采取退燒措施。”吳波說。

“那好吧。”郎敏抱起兒子。

吳波囑咐她說:“孩子的衣服不宜穿得過多,晚上睡覺不要蓋得太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響散熱,使體溫溫升得更高。讓孩子多喝開水,多吃水果。發熱後孩子食欲減退,可準備一些可口和易於消化的飯菜,保持大便通暢。”

吳波陪著郎敏走出醫院大門時,問她:“潘富常來看兒子嗎?”

“有時他打電話要求來看孩子,我爸媽不願意讓他到家裏來,他就到幼兒園去,趁著我接孩子的時候,看看兒子。”郎敏麵無表情地說。

“父母雖離婚了,但孩子是無辜的”吳波看了她一眼。

“是呀,我準備在孩子到了三周歲時,每周讓潘富接去一次,孩子不能沒有父愛呀。”郎敏說。

“對,你這個想法挺好。”吳波讚賞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