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1 / 2)

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教學方法

作者:黃梅

【摘要】高效課堂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顛覆,能真正滿足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那麼,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呢?對此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之所以稱為一門藝術,是因為課堂不僅給教學者充分自由創造的餘地,而且給受教育者積極思考、鍛煉心誌、培養技能、塑造人格的空間。構建高效課堂,展示教學藝術,自然離不開教師和學生,他們永遠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主角,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麵闡述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一、教學目的是否明確、全麵,是否有針對性,可行性

教師在熟悉文本後,必須依據《課標》的具體要求和教材的編寫作用,十分明確哪些知識是屬於了解的,哪些知識是屬於記憶的,哪些知識是要求理解的,這些要求老師不僅要心中有數,而且還要讓學生十分明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各自的學習目標,都有機會在課堂中得到訓練和提高。教學目標的把握要準確。新的課程標準針對學生不同年齡段的身心特點,對不同學段的教學目標作出了科學而具體的規定。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研讀,在製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標準》的要求對照執行。教學目標的定位要難易適中。就跟跳高訓練一樣,杆太高了學生再怎麼努力也過不去,自然就喪失了信心;而杆太低了,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過去,當然也就沒有戰勝困難的喜悅。教者在製定教學目標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三維目標的統一: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三個方麵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則就會導致課程性質定位的偏差。教學目標的製定也要兼顧好、中、差三個層次。根據因材施教原則,教學目標的製定也要因人而異,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的目標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論。要保證課堂上多數的學生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對於優等生我們可以在課外延伸一些略帶挑戰性的練習;而對於那些後進生,我們也可以為他們製定一些淺層次的要求,讓他們循序漸進。教者要做好教學設計,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有效地、順利地進行。教師要充分地備教材。首先,要吃透教材,掌握教材的主要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難點,才能為下一步的教學設計打下科學的基礎,才能保證教學過程的流暢。其次,教師要充分地備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人,他們是學習的主體。這就要求教師對他們的知識水平有一定的了解,隻有了解學生,教者才能有效地進行課前預設,才能有美好的課堂生成。

二、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發揮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要想在課堂教學中較好地發揮主導作用,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語文教師必須有特殊的專業基本知識和能力,紮實的基本功和良好的個人素養。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有特殊的能力,主要表現為能否通過教學活動,優質高效地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的課堂語言是完成教學任務的工具。教授的語言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教授的語言生動、形象、親切、自然、充滿情和意,學生聽了便“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使教材化難為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課堂教學效果好壞,雖然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教師的語言藝術往往起到特別的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教學語言要精當,思路要清晰,講解抽象的知識必須用生動的事例、直觀形象的語言,讓學生在語言產生的視覺效應下喚起表象或產生聯想和想象。教師範讀時必須做到發音標準,吐字清晰,朗讀有節奏適度,富有表情。比如,小學語文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它要求教師必須能準確地讀準字音,準確地引導學生分析字形,講清筆畫名稱、筆順規則並能正確地指導書寫。還有在識字教學中,由於漢字形聲字多,字形易混,要求教師要具有一定的古漢語知識基礎,講清義符。如此種種,均需要教師有紮實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