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企業微電影營銷的思考
企業文化
作者:陸蓓 朱虹
【摘要】微電影這個事物在今天看來並不稀奇,雖然距離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微電影產生時間很短,但這個概念已經被我們所熟知。從2009年凱迪拉克的《一觸即發》之後,許多品牌開始選擇微電影營銷,如可口可樂的《把樂帶回家》、可愛多的《這一刻愛吧》、白酒行業的《男人不易》等等,微電影營銷涉及多個行業,似乎成為眾多企業喜歡的營銷方式之一。
【關鍵詞】企業微電影營銷思考
微電影以其微時長、微周期、微規模著稱。微電影時長不定,一般在30秒—300秒之間,也有十幾分鍾的。相對電影大片,微電影的製作周期一周至數周不等,遠遠短於電影大片製作周期,並且從投資規模上看,微電影無論在拍攝設備,還是資金,團隊,流程等方麵都要求較低,這大概是微電影受眾多企業歡迎的部分原因。
比較其他幾種常規形式的企業宣傳方式,微電影確實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硬廣告雖然傳播速度快,“殺傷力”強,涉及對象廣泛,而且經常反複可以增加公眾印象,但成本高,投入大,消費者接觸程度低,對品牌印象膚淺。軟廣告宣傳內容詳細,滲透性好,對消費者影響潛移默化,兼具知識性,但傳播速度慢,涉及對象相對狹窄、有限,時效性太差。活動營銷,集促銷、公關、推廣等一體,零距離接觸消費者,變被動為主動,但需要活動組織籌備一係列準備,易受規模大小影響,時效性短,易讓消費者產生慣性思維。事件營銷,受眾麵廣、突發性強,在短時間內能使信息達到最大、最優傳播的效果,為企業節約大量的宣傳成本,但切入點不易把握,隻是短時影響大,不利於長期效應。公益營銷,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品牌美譽度,但企業品牌不易融入,若陷入“作秀門”,評價不利品牌形象。
微電影與上述企業營銷方式比較,有以下優勢:
首先,從微電影的作品表現手法與製作角度看,微電影配合品牌與劇情,將產品實物融入故事情景之中,突出產品特點,避免了硬廣告的說教,在製作過程中還可以選擇企業部分實景拍攝,更具有代表性,實現廣告片無法達到的效果。
其次,從企業宣傳成本與影響角度看,結合企業品牌,微電影采用專業演員出演,非明星大腕,可以節省不小的費用,當然也可以像硬廣告那樣采用品牌代言人、明星出演,不過相對費用較低。
第三,對於企業品牌與傳播,微電影這種當前流行的藝術宣傳形式,一經傳播立刻引起受眾注意,並且形成永久持續性推廣,同時主動式、互動性的宣傳方式,在塑造企業品牌形象方麵作用更加明顯。
不過微電影營銷有其優勢,也有其不足。
首先是故事情節的廣告植入。微電影有一個優點,就是創意,一位業內人士說“微電影的參與者多是年輕人,對於年輕人來說,最大的資本就是沒有束縛的自由的創新理念”。微電影發展與發揮微電影製作者的創新思維密切相關,這也是微電影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微電影可以讓創作者盡情的發揮思維能量,而一旦為企業營銷服務,那麼微電影劇情就要更多的照顧產品形象,品牌形象,那麼這個時候如何傳遞品牌價值,如何為市場銷售服務,就需要頗費一番心思。如果植入的產品元素,品牌元素少,則起不到營銷的作用,但如果植入廣告過多之後就會拍成廣告片,令人反感,這個程度不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