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若幹思考(1 / 2)

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若幹思考

管理縱橫

作者:楊愛玲

【摘要】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活動的重要保證,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然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製度建設滯後,管理機構是不完美的,不是標準化的,管理手段落後,監管弱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要建立一個全麵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和係統,建設固定資產使用的動態信息數據庫,建立數據使用部門的考核指標,為購買設備提供了示範依據。

【關鍵詞】固定資產管理機製解決對策

醫院的固定資產是醫院開展醫療活動的重要保證,是醫院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其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醫療業務活動,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資產的價值。因此,固定資產管理意義重大,尤其是在當前醫療改革的進程中,醫院還需要加強經濟管理和降低成本。然而,醫院固定資產管理製度建設滯後,管理機構不完美的,管理手段落後,監管弱化,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管理。固定資產管理係統的目的是:使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過渡,建立一個全麵的固定資產管理流程和係統,建設固定資產使用的動態信息數據庫,建立數據使用部門的考核指標,為購買設備提供了示範依據。

一、固定資產管理的存在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財務機構、實物管理機構和資產使用機構等構成醫院的固定資產管理部門,設備維修部門沒有被歸入固定資產管理部門領域。醫院不重視維修部門,對設備的維修不重視,在設備送修期間,出現的丟失、損失等問題無從查找。

2.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素質不高。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一般由固定資產專門的會計、實物資產部門管理人員、庫管及使用部門的人員等組成。由於醫療是醫院的主業,資產管理基本上處於副業地位,管理人員知識貧乏,缺少培訓。因此,庫管人員和賬務人員往往在技術上出現不足,經常出現沒有辦理手續,就隨意處置資產,轉移資產時也缺少相關的手續,庫管員更換時也沒有相關的交接手續,責任不明確。

3.固定資產的增加未正確核算。醫院新購醫療器材的入庫,一般能夠比較及時地反應到財務上,但是對於一些外單位捐贈的器材,經常出現賬務不夠清晰,入賬不客觀的問題。維修部門和財產管理部門協調不暢通,對器材重新組裝後就投入使用,而沒有重新彙報到財務部門,出現賬務和實物不符,管理混亂。非醫療性的一般器材,有的並未經過嚴格驗收檢查,經使用人員簽名即入庫,經常存在責任不明確。專業技術人員不足,導致了這類器材的質量不能夠得到保證,如電腦的檢測就必須有專業電腦知識的技術人員才能鑒定,但醫院的實物管理部門和技術人員職責混亂,有的器材並未經過嚴格的檢測,出現質量問題在所難免。

4.固定資產的增減核算。在實踐中,固定資產增減,擴建存在困難,比如重新裝修房屋,要增加一部分,但拆除部分與基礎設施相關工作的價值,估值往往很難準確定量。其他通用設備,專用設備的增減變更的會計顯現的問題暴露,如計算機和顯示器主要由主機,購買時基本上是一個價,在實際使用中,顯示器和主機的報廢往往不同步,但報廢的部分,因為有沒有單獨的計價而難以體現。

5.閑置的固定資產。隨著技術的進步,設備的更新換代等原因,總有一些沒有使用的固定資產閑置。閑置固定資產在醫院一般不是很多,這部分資產在一個臨時倉庫裏閑置,在那裏擱置幾年,既占用醫院的商業場所,沒有實現設備適當的價值,加大了醫院資源的浪費。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固定資產無形損耗增加,導致資產浪費。

6.固定資產報廢。固定資產的報廢由使用部門提出申請,但使用部門對資產報廢不重視,往往不能及時辦理報廢手續,隨便放置,造成不必要的丟失,因為資產報廢手續較為複雜,如果不及時處理資產報廢,積壓容易發生。固定資產一般采用先拆,然後回收有用的零件,最後當做廢舊物資出售方法。然而,管理是不完善的。如廢舊電腦,如內存,硬盤驅動器及其他部件拆下配件,但沒有進行相關登記,可能導致資產缺失。

7.固定資產及存貨的對賬。為了保證固定資產核算的真實性,財務部門及相關的實物管理部門,必須每月對賬,應定期檢查固定資產的運行,在每年年底必須執行全麵清查資產,以實現賬實相符。在實際檢查的過程中,通常是由實物資產管理部門領銜進行全麵清查。財物和實物資產的庫存,因為涉及的資產和大量的人員,由於對固定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往往沒有形成自我檢查,固定資產的下落不及時登記,容易出現借出多,最後下落不明的情況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