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建築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2 / 2)

四、菱形思維模式與建築的設計創新

收斂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兩個階段共同構成了菱形思維模式。而發散性思維也被稱作一級菱形思維模式,發散性思維模式又可以形成多級菱形思維模式,此模式與人們在建築設計中的思維過程比較一致,是建築設計中人們的創新思維認知。菱形思維模式可以描述建築中的設計細微和新思維,雖然菱形思維模式對建築設計創新有很大影響,但是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因此要保證遵循三點原則:第一,創新性原則,體現建築設計的創新性;第二,目的性原則,設計要解決問題更要明確目的;第三,操作性原則,減租設計的操作性要強。

五、傳導思維模式與建築設計創新

傳導變化是指一個事物的變換引起其他事物發生變化,傳導效應也就是代表由傳導變化引起的連鎖反應。但是在某些特定前提下,傳導思維模式不能直接的解決問題或者緩解矛盾,但是可以利用傳導變換進行解決,而這種解決問題和緩解矛盾的方法就是傳導思維模式。在建築設計中使用傳導思維模式,能夠對建築設計的創新性起到很重要的影響。我國古代的建築物中就已經使用過傳導思維模式,例如北宋時期丁渭建造的皇城,就應用了多級傳導模式。北宋時期皇城曾經被大火燒毀,丁渭被宋真宗派去重新修建皇城,當時他麵對很多困難,而且時間短、工程量大、建築材料缺乏,最苦難的問題是交通不夠便利,運輸困難重重。丁渭在對整體施工方案進行考察和分析之後,決定先挖掉皇城門前的大道,將挖出的土燒製成磚塊,采用這種方法既不用運輸,而且也節省材料費用,而皇城門前的大道挖完之後飲水成河,自然采用以船隻為運輸方式進行運送木材、石料,同時也方便用水,而形成的坑可以在竣工後使用建築垃圾回填,不僅對道路進行更好的修整,也方便建築垃圾的處理。而丁渭的思想就是傳導思維模式。

如今城市現代化的規劃和設計也存在傳導思維應用的案例,如上海新天地和周邊城區建設,上海新天地就應用了傳導思維模式,將石庫門舊區為基礎進行改造,耗資14億建立餐飲、商業、娛樂和文化為一體的步行街,後利用周邊地區修建人工湖、住宅小區,購物區和娛樂中心等。

六、共軛思維模式與建築設計創新

所有事物都具有正負、軟硬、潛顯和虛實四對共軛部,並且在特有條件的情況,四對共軛部能夠互相轉化,如果想對事物進行全麵性的認識,就需要對共軛部進行分析,同時還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手段,而此思維方式就是以共軛分析原理和共軛變換原理為基礎。建築設計過程中會經常遇到各種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有利或不利、直接或間接,也可能是顯在問題或潛在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可以選擇使用共軛思維模式進行解決。而且使用共軛思維模式解決建築設計中的問題,不僅利於創新設計的應用,對建築創新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

七、結束語

總之,建築設計創新和可拓思維模式是密不可分的,將可拓思維模式應用到建築設計創新中去,這對建築行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鄒廣天.建築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