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事件營銷隻需要追求現場的轟動效應就可以了,不需要過分地注重所謂的長久記憶。對於這一點,許多人是極不讚成的。要知道,正是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事件在品牌成長過程中不斷地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元素,才使得消費者身在其中,得到不斷的體驗,積累對品牌的信賴和忠誠的情感。所以,我們絕對不能簡單地把事件營銷當成是打遊擊戰,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來做,這樣的話,可能你花了許多錢,做了很多這樣的活動,卻在瞬間熱鬧過後繼而被消費者淡忘。需要提醒的是,品牌傳播策略的訴求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除了保持品牌的核心利益訴求點之外,還應注重追隨目標消費群體動態的需求而變化,具有時效性的傳播訴求。
在這裏要提到事件營銷的三個個案,應該可以給大家提供參考。事件營銷的第一個個案是當時所謂號稱中國策劃在河南策劃亞細亞,事件營銷在國際營銷的教材中,在跨國公司的運作中,都是一個項目或者是一個公關活動,但是,在中國,事件營銷開始注入中國元素,這個中國元素就是中國式的策劃來做事件的營銷。王利基本上是一個新聞人物,加上後來的王誌剛等,基本算得上有新聞背景的人,以他的敏感和資源來策劃一些事件,來做中國式的事件營銷,王利那個個案是比較早期代表中國的新聞人物進行中國式的策劃和一些影響比較大的個案。
另外一個個案是中國的健力寶。1998年,當時實際上許多企業,都不知道事件營銷,也不會運用事件營銷,健力寶第一次運用於1987年洛杉磯奧運會的體育機會,把健力寶打進賽事中,被媒體廣泛譽為中國魔水,成千上萬家報紙,包括英文報紙,這是健力寶在中國企業中,做事件營銷,做的最早也是影響最大的企業。
第三個事件營銷個案,我們回歸到營銷本質的定義下的一種,比較規範的事件營銷,這個事件營銷是由康師傅做的。1992年,康師傅試圖在中國占領方便麵市場,選擇了品牌戰略,當時的基本決策是:要麼康師傅品牌打響,要麼退出市場。為了使康師傅品牌短期打響,除了廣告,最火爆的是事件營銷,做萬人試吃康師傅方便麵活動,現場的情況,大量的媒體報道,令人震驚,康師傅準備了1萬個方便麵準備送出,結果到場的人數為3萬~5萬人,蜂擁而至,都來搶吃方便麵。1992年,中國人從來沒有聽說可以白吃方便麵,所以全城轟動,1萬個人在吃,3萬個人在圍觀,5萬個人在議論,10萬個人在傳播,康師傅因此得到很大的益處盧泰宏:《營銷創新的22條軍規》,河南世紀中鑫網。 。
另外,我們看到,可口可樂在保持其品牌核心訴求的前提下,在中國市場,他們會不斷地根據中國民俗和潮流事件的發生和變化隨時調整其時效性的傳播訴求,跟上消費者不斷更新的喜好,從而獲得較佳的銷售業績。
綜上所述,我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在當今的傳播過度的市場環境中,善用事件營銷會使你的品牌快速地從成千上萬的商品中冒出頭來,增加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