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敏見侈畫冷靜下來,見縫插針的對侈畫道:“我是喬香閣當代老板趙桂芳,自然不會讓小老弟白幫忙,自然也不是馬上讓小老弟去和這五個邪神拚命,隻是勞煩老弟幫老哥長長眼,看看一回來的大師,是不是真的,畢竟老哥我身家性命全壓在了這個點頭之交的大師身上了,不得不防。”
林妄言心道,有錢賺,又不用出頭送死,當然是好事,雖說有一定風險性,但現在什麼事沒風險,林妄言便開口道:“雖然小弟學藝不精,但這點眼力界還是有的”,聽林妄言如此說,趙桂芳心中也竺定了幾分。
忽然一個店員急急忙忙的衝進來道:“老板,人來了”,趙桂芳蹭的坐了起來,到了大廳,隻見一須著老長胡子看不清年齡的馬褂男子帶著兩個年歲不大的年輕人,正一動不動的戳在大廳正中間,趙桂芳看了眼林妄言,林妄言摘下眼鏡。
平常大家所知道的茅山,都不外乎是江蘇句容和金壇之間的“南茅山”。南茅山,古時稱為“句曲山”,由於靈氣大,又在茅山道士日常所吟唱的《衛靈咒》中稱讚此為“華陽境天地肺名山”,所以就有了“地肺山”之稱。早在秦漢時期就有不少方士在茅山修仙煉道。西漢年間,陝西鹹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道、煉丹、行善,福澤世人。坊間為紀念茅家三兄弟的功德,就把句曲山改為三茅山,簡稱“茅山”。
這支人三個人身上邪意蒸騰,明顯不是修習的正統道法,其實還有一個茅山派,就是接下來要講的“茅山派”,也就是現如今流傳在兩廣、江西、浙江南部還有福、香港等地的“茅山”實際上,他們既不出於“三茅”也不出於李老君,而是出於白蓮教在清朝演化出來的多個小門派。
一說起白蓮教似乎都想到了妖術和造反,但是在清朝時期白蓮教多數已經轉入地下工作。也很少出來再做政治鬥爭,很大一部分已經轉化為普通信仰。其中“茅山派”是奉行法術最厲害的一支,該門在曆史上曾經有掌門人會使用“奇門遁甲”,熟諳變化法術。
雖然都叫茅山派,也僅僅是同名而已,兩者風馬牛不相及!嶺南地區的茅山派當然不認識茅盈、茅固、茅衷。兩廣、江西地區的茅山派屬於大顯威靈法(茅山、六壬、呂山、金英等),有客家文化等典型的嶺南特色,其顯而易見的特征為神牌位上有“大顯威靈”四個大字,而茅盈、茅固、茅衷所傳下的茅山派接近失傳,句曲山上的道士如今也隻會做科儀,沒人會法術了。
少頃,林妄言對趙桂芳點了點頭,趙桂芳心裏大定大聲道:“諸位,諸位不好意思,小弟今日來了貴客,今天喬香閣提前閉館,不好意思,為了表達歉意,每人均可獲贈一件精美瓷器”,聽到送東西,眾人才算徹底安靜下來,領了禮品,便魚貫而出。
看不清年齡的大胡子道士,對兩個徒弟道:“封門,開壇”,兩個徒弟從布袋裏掏出符咒貼在四周的門上,接著在五通神像前忙忙活活起來,不一會,就忙呼出一個祭壇,大胡子道士開始備辦果、酒、香、焚香祝告,禮拜。
接著從懷裏的布袋放置畫符用具,如水、紙(以黃裱紙為佳)墨筆等,這道士道:“你們五個再不出來,可就沒機會了,見神像沒有反應,大胡子道士小指從無名指背通過,用中指勾住並且中指掐掌心橫紋,大指頭壓住食指,大指尖掐中指中節左側的煞紋念咒道:“此水非凡水,一點在硯中,雲雨須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粉碎,急急如律令”。
接著用筆在紙上一點道:“北帝敕吾紙,書符打邪鬼,敢有不服者,押赴都城急急如律令”,然後握筆在手,做好畫符準備,密咒:“天園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筆,萬鬼伏藏,急急如律令”,接著叩齒三通,合淨水一口,向東噴之,聚精凝神,一筆畫下,邊畫符,邊念咒:“赫郝陰陽,日出東方,敕收此符,掃盡不祥,口吐三昧之水,眼放如日這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病用鎮煞金剛,降伏妖怪,化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