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聽林妄言道:“老伯且慢”。老頭聽林妄言如此說身子一頓,示意林妄言繼續說,林妄言道:“我們無甚生死大仇,往日無怨近日無仇,何必生死相搏。”老頭一愣,心道確實是這麼回事,自己這是怎麼了,難道是神打引來了什麼凶神,心中一陣後怕,暗自警醒,以後這神打還是少用為妙,請神上身自己可是五感盡失。
這人啊,就是如此,越老反而越怕死,嗬嗬一笑道:“是極是極,我這人老了,反而好勝之心更強了,小友一語驚醒夢中人啊”,林妄言心中誹腹連連。突然想起來一件事,忙摸出兜裏的銅錢,虛空一吹,老頭眼角一跳,麵上卻未有絲毫表現,喚來徒弟端來兩碗茶水。
林妄言心道:“這老頭也是極其複古之人,如今用茶盞喝茶的人可是不多了”,蘇東坡的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典型地代表了唐宋及以後的文人墨客,將品茶作為精神享受的明顯傾向。茶盞在唐以前就已有記載,《博雅》說:“盞杯子“宋代時開始有“茶杯“之名。陸遊就曾寫過:“藤杖有時緣石瞪,風爐隨處置茶杯”的詩句,想來這老頭若不是有什麼真才實學,那麼顯然是一個附庸風雅之人。
隻聽這老頭道:“飲茶,所謂春韻秋香,這是今春的新茶,小老弟不妨嚐嚐,端是回味無窮”,這老頭明顯是想和侈畫套近乎,才做如此稱呼,侈畫也不是傻子仿若不見,端起茶盞吹了一口氣喝了一口,接著閉上雙眼,仿佛在回味緩緩的道:“瓷盞在東晉時已有製作,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並且茶盞開始配有盞托,老哥這茶盞撇口,像喇叭,應該是宋窯吧?”
老頭有些訝然道:“小兄弟年紀輕輕,還懂瓷器,老哥我真是不得不刮目相看啊,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製茶盞,劉傳良甚廣,也沒什麼好稀罕的。”老頭嘴上如此說,臉卻笑成了一朵菊花,很明白的寫著,你在誇我兩句,你在誇我兩句。
林妄言嘴角抽搐,對著老頭除了身手了得,更有了“新的認識”,這老頭恍若不經意般試探的問道:“小兄弟,師出何門啊?”林妄言打了個哈哈,當然知道他問的是自己這一身玄門功夫,偷換概念的道:“我這一手掌法,師出武當太乙鐵鬆派,沒什麼好說的,小道耳。”
老頭罵了一聲小狐狸,麵上恭敬地道:“小兄弟過謙了,太乙八門掌法屬於太乙門戶掌,而太乙門戶掌是武當太乙門武技之母式、先鋒,故譜文曰:‘武當派,甚威嚴,門戶乃為至上先。有法參禪無無數,妙途能化無上緣。’”
侈畫沒想到這老頭還真能說出自己這套掌法的跟腳,心裏頓時警惕了幾分,這南麵可是自己奇門林氏一脈死敵漁陽道的地盤,自己行蹤泄露出去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了,林妄言正要岔開話題,反倒是老頭特別貼心的拆開話題道:“觀小友體型昂長,身姿挺拔,不是我南方人吧。”
侈畫乖寶寶一樣的答道:“卻是如此,我是北方人,今來南方隻是為了討口吃食”,老頭目中閃出原來如此的神色,卻沉吟了一聲道:“老朽有些產業,小兄弟既然懂瓷器,不若給我幫幫忙,一月3000,你看如何?”
侈畫想了想,不打應他,自己除了投奔自己弟媳婦貌似也沒什麼出路,留下,他也奈何不了自己,麵露感激的道:“如此,便多謝老哥了”,一時間你來我往,賓主盡歡,老頭心中道:“任你這小狐狸滑如鬼,也要喝老子的洗腳水”,林妄言此時卻不知道自己已經著了這老頭子的道了。。
老頭見差不多了,決定在加把火,從懷裏掏出一本泛黃的書卷道:“此物就送小兄弟了,權當老哥我的見麵禮”,侈畫接過一看,是個線裝手抄本,翻開第一頁赫然寫道:拳打一氣連,出拳如崩山。兵戰殺氣勇,一靈之氣源,源發如洪瀑,拳出似棘箭。拳譜向來是被武者視為性命一般,這老頭如此做,侈畫反而是起了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