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原來也會……忌憚我們江湖人?”
陽非秋笑了一聲,笑聲中是帶著一絲驕傲:“如今我大宋外患臨頭,且不北邊遼人起事,就西北,不也有人造反麼?倘若在這大宋心腹處,又起什麼亂子,那群讀書人又怎能捫虱而談,縱論下?朝廷若是不怕,就不會遵守前朝與咱們定下約定,至今不插手江湖事務了。”
受陽非秋指點後,胡雲便想起了陽非秋提起的三十年前那件事:“這麼來,太祖皇帝是要咱們來執掌江湖?要許諾6門主當武林盟主?”
“是也不是,趙匡胤似乎有這個意思,但他弟弟卻沒有這個想法。”
“先帝不想支持咱們一統江湖?”
先帝自然指得是當今官家之父,也就是陽非秋對其態度更為不敬的太宗皇帝。
“他沒有打算推翻趙匡胤與6大哥的約定,卻也沒有打算繼續將約定執行下去,因此,6大哥幾次三番求見趙匡義,但直到十二年前,6大哥才終於與趙匡義見了一麵。”
著往事,終於有一件與自己有所關聯,胡雲不由得將心中疑惑脫口而出:
“十二年前?那不是……”
“不錯,正是我與6大哥一同到開封那一次,也正是從那群潑皮手中救下你的那一次。6大哥得到趙匡義許可之後,便開始謀劃著神門南進的方略,但6大哥那時候已經六十餘歲,自知時日無多……”
話到此處,陽非秋聲音突然低沉了下去:“之後生的事情,你也了解了。也正是因為沒有從趙匡義那兒早一步得到許可,我神門才在距離一統江湖一步之遙時,功虧一簣……”
這一步之遙,在胡雲看來,自然是當年神門率江北各大門派,在丐幫、離情山莊等大幫派、大世家支持下,與襄州鎮遠鏢局的那一戰,那一戰也是胡雲揚名江湖的一戰,也是如今南北武林對峙局勢出現的原因。
“6門主與太祖皇帝的約定究竟是什麼呢?‘江湖事,江湖了。’為何咱們還需要得到官家許可,才能一統江湖?”
陽非秋卻依然沒有直接告訴胡雲答案,或許是因為故事太長,陽非秋感覺自己隻言片語無法為胡雲解釋清楚,又或許是陽非秋自己也在回避著這個問題。
“這是因為在神門成立之初,6大哥與趙匡胤之間的那個約定,大約三十年前,生了一件大事,你可知道?”
胡雲喃喃道:“整個江湖齊討魔門……或者,齊討隱門……”
“不錯,隱門覆滅,便是在那一戰,也正是那一戰過後,我才到了6大哥身邊,助6大哥成立了神門。”
胡雲訝然道:
“但根據門史記載……6門主是在四十年前繼任門主之位……”
卻又忽然想起,陽非秋方才已經將門史的真相告知了自己,所謂門史,不過是白紙黑字的謊言而已,根本不能算是什麼參考。
“那時候,6大哥成立的並不是神門,而是神教,他出任教主,做著一些裝神弄鬼的勾當,當然,手底下那些長老護法,都是軍中舊人,練得也都是高深的功夫,那些軍中舊人,大抵都在這四十年間逝去了,即使沒有逝去的,也徹底離開了江湖……熙龍你看見的神門門史,裏邊那些人名,那些事跡,都與這個神門無幹……”
胡雲這才摸到了陽非秋想要向自己還原的整個事件真正的原貌,他輕輕吐出兩個字:“隱門……”
“不錯,隱門,這本門史,便是隱門門史,而我這個神門門主,則是當年隱門執刀使的繼承人……當然,在師父身死之後,我便已經是隱門執刀使了,隻不過,那個時候隱門已經什麼都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