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又想起江寧之時司空孤連著出手兩次,賈三當下便也釋然了。
“少主的傷,果然沒有徹底痊愈……”
“走吧,若你不跟著我,倘若路上遇到什麼賊人,我這個名動江湖的一時俊傑,隻怕就會變成一個笑話了。”
見到賈三依然愣在原地,已經將馬兒牽到官道上的司空孤無奈地笑笑,遠遠叫道。
賈三隻得點點頭,將另一匹馬牽到了管道邊,卻見到司空孤已經上了馬,正扯著韁繩,那已經有些幹裂的嘴唇輕啟:“走吧。”
麵對司空孤的命令,賈三除了歎歎氣以示不滿外,也隻得躍上馬背,一夾馬腹,便為司空孤在前頭開路了。
關於司空孤的武功,許多江湖人都以為他是一個縱奇才,否則以其弱冠之年,怎麼可能擁有如此深厚的內力?但賈三卻很清楚,自己這位少主的確很聰明,或許是賈三一生之中遇見過的最聰明的人,比起吳先生而言,司空孤不過是少了一些老道的經驗而已。
然而在吳先生悉心教導之下,搭配上司空孤人一等的資,這些所謂江湖經驗,對於司空孤而言已經完完全全不能構成弱點了。
一個江湖人武功高低,無非是內外兩種門道而已,內修內功,外練招式,招式難學但易精通,內功易學但難領悟。簡單來,一個招式再蠢笨的家夥,隻要勤學苦練,終有一日會學得會。但內功不同,內功除卻需要將心法背得滾瓜爛熟,時時念在心上之外,還需要一定的資,一個人或許身體之中一處穴道沒有打通,一門內功心法便不能修行。
畢竟每個人周身經脈皆不相同,所謂一周真氣流轉,不同的人運功法門也完全不同。賈三還曾經從吳先生處得知,隱門數百年前曾有一個前輩欲以五行八卦之法為內功修煉之法分門別類。但最終得到的結論卻是:內功修行每個人都不同,不存在一概而論的道理,尤其是隱門心法,除去一些築基內功心法之後,其餘內功心法都必須因材施教,不可能生搬硬套給另一個人。
司空孤雖然資聰穎,但終究還是**凡胎,即便隱門心法再精妙,再對修煉者大有裨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想要以弱冠之年擁有一流的內功修為,除非是打娘胎裏修煉,這樣或許還有幾分希望。
但司空孤修煉內功隻是,年紀已經十歲,這個年紀修習內功,對於武林中人來已算稍晚,雖司空孤賦異稟,在修習內功方麵也是一日千裏,但卻也隻是一流的水平而已,在吳先生評價之中,也不過是“與那個叛徒一樣快”。
能夠達到陽非秋的度,這自然值得欣喜,但吳先生並不打算讓司空孤就這麼慢慢追趕,“隱門九劍”需要九類內功心法同時運作,等到司空孤練成,那時候陽非秋隻怕早已入土為安了。
於是,吳先生便想到了一個法子,一個能讓司空孤一夜之間僅憑內功便成為江湖絕頂高手的法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