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師父才徹底遠離江湖麼?”
司空孤所料不錯,此時楊朔已然能夠接受這所謂“真相”,雖然此刻楊朔心性已不同往日,但終歸還是從心底裏尊敬吳先生,始終還認為吳先生當年肯收他兄弟二人為徒,是他二人的幸運。Ww W COM
但司空孤卻很清楚,吳先生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那個心狠手辣,肯為達成目的而不惜肆意殺人,隻要能夠獲取最大利益,哪怕是多年的合作者也會成為其複仇路上的墊腳石。司空孤如今身為一個“複仇者”,有許多地方便是從吳先生那兒學來的。
雖然在吳先生言語之中,他一劍刺穿楊晦心髒,其目的乃是將其苦痛終結。但司空孤卻很清楚,吳先生這僅僅是因為十年複仇大計毀於一旦,其憤怒又無處宣泄,最終隻能對身邊人下此毒手。
畢竟一個人經脈俱斷,手腳筋俱斷,卻還能苦苦哀求吳先生賜予他一個痛快,司空孤相信這世上沒有這樣的人。畢竟一個江湖人經脈俱斷,心肺腸子寸斷,這種人既然還能活著,怎麼可能放棄求生**呢?所謂生不如死,無非隻是沒有經曆死亡之人,自欺欺人的一種法而已。
司空孤比誰都清楚,一個經曆死亡卻仍然能夠僥幸活著的人,他會比任何人都珍惜自己的性命。而不是像吳先生口中的楊晦一般,在被吳先生喚醒之後,卻因為僅僅隻剩三壽命,就放棄吳先生為他吊住的最後一口氣。
吳先生怎麼可能培養出如此軟弱的人呢?在吳先生計劃之中,親手殺掉陽非秋的,應該是楊晦才對。
當然,這些話,司空孤不可能告訴眼神緩緩暗淡下來的楊朔。
“師弟,竹無冬這個人,你聽師父過麼?”
司空孤很清楚,楊朔這是要切入正題了,畢竟他絕無可能在西湖岸邊叫住自己後,又與自己在這裏這些無聊事,不要現在的楊朔,即便是從前那個司空孤更為熟知的楊朔,也絕不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沒有,大師兄不如詳細,這竹無冬莫非也是我隱門中人?”司空孤此話並非虛言,他的確不知道竹無冬究竟是何人,在吳先生留下的隱門弟子殘卷之中,也並無此人。雖然當初在翻閱隱門卷宗時,司空孤便現有多處人名被人刪改,也有多處書簡或書卷遺失,並且那塗抹之處或殘破之處還隱隱有做舊痕跡。
司空孤當時也知道,吳先生對自己這個寄予厚望的關門弟子,並不能稱得上完全信任。但為使自己能夠成功手刃陽非秋,將神門這個隱門最大仇家徹底屠鏟除,吳先生絕不可能再這條路徑上下對自己下什麼絆子。因此,這些吳先生不願讓自己知道的人或事,都與“複仇”這件事大約是有害無利的。
“竹無冬的確是我隱門中人,他也是咱們的前輩,許多師父沒有告訴我的事情,我便是從他那兒聽來的。”
楊朔將竹無冬告知他的一些事大致告訴了司空孤,包括鳳凰山上竹無冬告知楊朔的隱門辛密,包括竹無冬希望能夠在生命最後一刻,與陽非秋殊死相搏的願望。
最後,楊朔又將在鳳凰山上,竹無冬向自己提出的請求詳盡告知了司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