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少俠手頭除卻那些黃金,哪一點能夠比得上司徒家呢?”
淳智很清楚司空孤方才所言是什麼意思,隱隱被司空孤點出少林野心後,淳智對於司空孤最後一點輕視也煙消雲散。畢竟比起千裏之外的江南,廣袤富庶的中原地區,以及底下數以千計的佛寺廟宇,才是少林的根基所在。
少林地處中原,這本就比將門派定址於昆侖山上的昆侖派更為得獨厚,若不是朝廷一直尊道輕佛,又忌憚少林之強,一打壓著少林勢力,否則憑著少林“七十二絕技”,成為江湖執牛耳者又豈是方夜譚?
淳智比任何人都渴望少林似達摩傳道之後一般強大,當年少林協助唐太宗登基,本以為能夠就此得到朝廷支持,誰又能夠料到唐太宗李世民翻臉不認佛,當初在佛前之誓也似乎忘得一幹二淨……
貞觀之時,李氏江山穩固,李世民未免夜長夢多,便派出上千玄武騎圍困嵩山,非但將與少林交好的嵩山派以“搶占民田”罪名滅了門,更是令少林寺中無數僧人“無一清泉可飲,無一草根可食”。在用大火將少林寺周邊千年古木燒得一幹二淨後,還整整圍困了少林四十八。
若不是當時少林弟子空空日夜兼程趕到長安,拚死通過錚臣魏征上書李世民,恐怕少林派也會被滅了門。
在攜帶聖命與使者一同趕回少林時,空空卻見到了駭人聽聞的一幕。
這一切真相,隻在淳智當上達摩堂座那日深夜,被少林方丈引入藏經閣中才得以一觀。那塊石碑上刻著數千個字,這大約是空空接任方丈之後,才刻下的文字。
整篇文章,淳智大致已經忘得差不多,但其中內容與幾句話,淳智卻怎麼也忘不卻。
“……師弟空聞還俗時言:僧食菜蔬,故肉身如菜蔬,食之無忌……”
“……山泉皆毒,斷絕四十日後,以黃湯灌而繼命……”
“……吾姍姍遲歸,十存一二,黑鴉盤旋於殿外枯枝,見吾歸,鳴不絕……”
“……凡我少林弟子,皆不得忘。”
自此之後,大唐三百年中,少林絕跡江湖,精研武功,卻是成功參破達摩留下的“七十二絕技”修習之法,雖彌時久遠,其中多有後來人臆測之招數,但大致卻不失本真。
少林曆經數百年風雨,傳至“淳”字輩弟子之時,沉沉浮浮不知多少次,但能夠在江湖中“秉持正道,除惡揚善”,卻是少林第十九任方丈空空大師遺命。
“……你派弟子手持寶器,若不能弘揚正道於江湖,鋤惡立善於武林,與魔門邪教何異?”
據,在達摩祖師離開少林之時,曾對當時的方丈相機方丈如是道。
淳智盯著司空孤,心中卻如墜魔障。
“方丈師兄,這個司空孤,當真使隻為複仇麼?但師弟瞧他雙眸,其中無欲無求之意比我等更甚。師弟平日裏也見過不少江湖豪傑,他們大多求名求利,便是那些功成名就之人,他們眼中至少眼中也存有‘責任’二字。但這個司空孤,當真如同出塵仙人一般,雙目之中……竟然什麼也沒有。”
少室山上,少林寺空蕩蕩的大雄寶殿之中,淳智猶豫了許久,才向少林方丈淳信問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