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楚家,是司徒家。WwW COM”
眾好漢心中已有答案,彙聚在司空孤旗下之人,大多都與楚家及司徒家關係極差,甚至還有不少人得罪過這兩大世家。畢竟受過司空家之恩者,早已被吳先生殺得一幹二淨。這裏這些江湖好漢,自然談不上與司空家有什麼淵源。再者來,司空家原本經營的也是客棧、酒館、茶攤以及瓜菜售賣一類生意,這些生意利潤並不豐厚,但貴在收入波動不大,當年司空家財大氣粗,自然也能經營得過來。
隻是,這些生意並不需要太多江湖人為之保駕護航,不像鏢局、古玩鋪、藥坊一類生意,惹得江湖宵眼紅。是以雖當年司空家與司徒家、楚家同為江寧三大世家,但其實明麵上與司空家有利益相關的江湖人並不算多,大致算下來也隻有十餘人。
但當年司空家,在江寧三家之中,實力是最為雄厚的。這裏這些豪傑都不知道原因,憑著他們智慧,大約也猜不到原因何在,但因吳先生之緣故,司空孤可是知道得清清楚楚,司空家實則是在做些什麼生意。
每逢荒年或民亂,都會有無數流民湧入江寧,即使戒嚴,那些流民也會跪在牆根下,在城外搭草棚而居。不為別的,隻為每日一次官府開倉派粥,那粟米粥又糙又硬,量卻著實不少。司空孤還記得,平日裏這些粥是不派給城中乞丐的,隻有等災民出現時,那個官吏才會擔心激起民變,惹出麻煩,不過起來,平日裏派粥那不算什麼政績,唯有災年派粥,不給朝廷惹出麻煩,這才算是政績。
江寧附近良田萬頃,極少遇荒,是以災民都往這裏跑,這些災民拖家帶口,甚是不便,而司空家暗中經營的生意便是為他們減少負擔。
賣兒賣女,也不過為換得糧食,偏偏司空家經營糧食蔬菜,開著米鋪、瓜果坊,手中哪裏會沒有餘糧呢?
每逢災年,一袋金銀珠寶能換來一袋糙米都極為困難,更何況司空家與那些災民交換的,那可是幾隻肥雞以及能夠撐到來年春耕的米糧啊!司空孤當初在看這些卷宗時,也微微皺起眉頭——司空家實在太財大氣粗,那年頭隻要給那些父母比孩子重上一些的糧食不就好了麼?哪裏需要給足米糧呢?
那些被買來的孩子,最大不過七八歲,最的也有三四歲,隻不過年紀越,就越便宜一些,畢竟司空家買這些孩子來隻是為轉手賣出,又不願意多費米糧養著這些家夥。
若是武學資質不錯,那麼便賣給一些門派,那些門派要展壯大,自然需要人才,可人才從哪裏來呢?有些賦的,大多也不會來這些門派,要這些門派自己去江湖尋覓?他們也未必能有這些眼光,某種程度上來,他們也沒有這本事。行走江湖需要錢,打聽消息需要錢,做什麼都需要銀錢開路,門派不依附大宗門,哪裏有資本行走江湖?
是以,與其耗費不知多少銀子自己去找,不如買下送上門的好貨。當然,偶爾有那麼一兩個賦異稟之人,司空家便會將他們賣給江湖黑道或一些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