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雍正愛文藝,有文人情懷(1 / 1)

亂世軼聞

雍正帝喜歡琴,不僅在其詩中屢屢提及,流傳下來的一些畫作中也能見到雍正撫琴的形象。

“秋宵噭噭雲間鶴,古調泠泠鬆下琴。皓月清風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音。”這是清世宗雍正的一首詩,詩中描寫了清秋之夜,空曠寂靜,主人於鬆下撫琴,白鶴在雲間飛鳴。皓月、清風是為契友,高山、流水是為知音。此詩不僅是主人公的抒懷之作,也是其生活的真實寫照。

雍正喜歡琴,在其詩中屢屢提及,即位之前的《雍邸集》中即收錄了八首與琴相關的詩作。《禦選語錄》是雍正欽定的釋氏經典,卷十二為圓明居士語錄,反映了雍正在雍親王時期對佛教的參悟。雍親王的生活似乎閑逸,這與其選錄古人“佳章好句”的《悅心集》是相一致的,也與其“文雅精細”的美學追求一脈相承。一說雍親王的閑逸是“韜晦”,即便如此,雍親王在像模像樣的閑逸中,也確實得到了放鬆。所謂文人逸士,不計得失,唯琴棋書畫自娛,《悅心集》中即采錄了相關的“佳章好句”。如東漢仲長統的《樂誌論》“彈南風之雅操,發清商之妙曲。逍遙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間。”東晉陶潛的《歸去來辭》“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南宋黃幹的《論琴》“人之此心和平仁厚,真與天地同意,則南風之奏,亦何異於舜之樂哉。”隋王績的《答馮子華書》“蓬室甕牖,彈琴誦書,優哉遊哉,聊以永歲。”唐劉禹錫《陋室銘》中也要置琴,“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宋蘇軾《述懷》有句:“幾時歸去,做個閑人,背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雍親王的詩,頗有文人情懷,也是生活中不離琴書而已。興洽拂琴,臨波調琴,閑時橫琴,綺窗撫琴,雨後鳴琴,開窗張琴。就是描寫柳絮,仿佛也是頗通主人意趣,飄到屋裏,有意無意間欲在琴書之上逗留。雍正的琴詩,是生活的寫照,從中可見琴伴隨在他的左右。書齋、園亭、閑日、雪夜、雨後,皆離不開琴。《舟次》中的“扈蹕閱長河”,說明是護蹕康熙帝出巡,即便護駕也要攜琴而往。胤禛九歲時就隨駕北巡,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又同胤礽、胤祥隨駕南巡。先後曾十四次隨同康熙帝巡幸口北,行獵塞外;七次巡幸畿甸,隨駕水圍。胤禛是會彈琴的,不然護蹕出巡就不必攜琴了。攜琴而不彈,豈不露出破綻,授人以柄實。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