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了那些看似“微小”的事情,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呢?企業中的各種“小問題”如同是企業“大堤”上的“蟻穴”。人們在日常的經營管理中總是忽略了小小的“蟻穴”,卻不知道,企業正是敗在了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麵。
在汪中求《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他曾講了這樣一件事情:
浙江某地用於出口的凍蝦仁被歐洲一些商家退了貨,並且要求索賠。原因是歐洲當地檢驗部門從1000噸中國進口的凍蝦中查出了0.2克氯黴素,即氯黴素的含量占總量的50億分之一。經過自查,環節出在加工上。原來,剝蝦仁要靠手工,一些員工因為手癢難耐,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止癢,結果將氯黴素帶入了凍蝦仁。
這起事件,引起不少業內人士的關注。一則認為這是質量“壁壘”,50億分之一的含量已經細微到極致了,也不一定會影響人體,隻是歐洲國家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太苛刻了;二則認為是素質“壁壘”,主要是國內企業員工的素質不高造成的;三則認為這是技術“壁壘”,當地凍蝦仁加工企業和政府有關質檢部門的安全檢測技術,大大落後於國際市場對食品質量的要求,根本檢測不出這麼細微的有毒物。其實他們都忘記了最關鍵的,這50億分之一的數據,表麵上看起來是一次貿易中的正常失誤,其實卻隱含著深刻的教訓——管理上疏忽小問題。
員工手癢抹藥本沒有錯,但就是這樣一件“小事”,卻最終導致了1000噸凍蝦的退貨。由此可見,往往一個小小的問題就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有道是“禍患常積於忽微”,企業往往經受住了那些大風大浪,最終卻在“陰溝裏翻船”。這並不是聳人聽聞,很多時候,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也可能讓企業遭受巨大的損失。世界著名的戴爾公司就曾經遭遇過這樣的事情。
在2001年的聖誕節前夕,戴爾電腦公司在自己的網站上推出了促銷活動,但因為打字員的不小心,將一款售價為229.5美元的音箱誤錄為22.95美元,而且在事後並沒有及時去排查,導致這條信息在自己的網站上刊登了近一個星期。
要知道,戴爾公司是以直銷起家的,直銷一直是公司最具特色和競爭力的經營模式,而網上交易更是戴爾直銷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這條信息發出後,獲得了大量的訂單,訂單數一度超過庫存數量而被迫取消了部分訂單。最後,戴爾公司不得不按照錯誤的價格為部分顧客發貨,而那些被取消訂單者也獲得了可用於購買軟件及外圍設備的10%的折扣券。
如果說像戴爾這樣的大公司因為網站上某個地方文字錄入的錯誤而引起嚴重後果隻是偶然現象的話,那麼很多“日常小事”實際上都在嚴重影響著網站的最終效果,從而導致最後的結果是“因小失大”。
企業在管理上難免會有疏忽而產生一些小的問題,老虎還有打盹的時候呢,何況於一個企業。但我們所要說的是,很多的企業管理者在問題發生了後並沒有真正去注意這些“小事”。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湧現出多少先富起來的風雲人物,多少企業輝煌一時,卻又因為“小事”而釀成了“大禍”:秦池、愛多、飛龍、巨人、三株、太陽神、南德、燒鵝仔、榮華雞……
作為私營企業的管理者,你要明白,隻有在方法上細致、在態度上嚴謹,隨時去注意那些“小事”,企業才能長盛不衰,才能夠取得優秀的業績。如果不夠細心,疏忽大意的話,很可能造成企業的“塌方”。
企業內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的“小事”組成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所以說“企業無小事”,我們必須以高標準、高要求規範自己,把每一項細小的工作落到實處,企業才能夠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