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意識到學習的重要,如某一個大城市中一家最大的零售店製定了15年合夥人事宜的相關條款。在這些條款中有一條規定,每個合夥人的兒子都必須在公司實習5年;但又附加了一條,如果他的兒子接受過大學教育,5年的時間就減少為3年。這個要求可能與一個事實有關,這個公司的大部分成員都是同一個種族的,而且從總體上來看他們是最善於做生意的——他們是猶太人,雖然在美國這並不是一個特別讓人關注的種族,但是他們卻有一個明顯的共同特征——他們重視知識的積累。
一個大公司老板常常這樣說,一個大學畢業生工作隻要兩個星期,就可以達到一個工作4年的高中畢業生的水平。當然,過了這兩個星期之後,他們的價值差別會以幾何級數拉開。這位老板的話固然有點誇大其辭,但它足可以說明:學習是一項可以節省奮鬥時間的有利投資。
所以說,一個人在成功之前,必須要通過一定的學習。這樣,他才能節省奮鬥時間。
何映,瘦小的身材,身著一套極普通的便裝,腳上踏的是一雙已難分辨出是什麼牌子的旅遊鞋,肩上背著一個大行囊,手裏還提著一個印著某公司名稱的重重的大紙袋。如果不理會她總是肩背手提的負重樣子,單從她梳著的一條隨意的“馬尾刷”和那張總是帶著兩個笑窩的稚氣的臉上,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打工妹。
但是,你也許不相信,這個貌不驚人、謙和的女孩子竟然成了一家較有名氣的外資企業的總經理的秘書。更讓人不能相信的是,這個隻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竟敢麵對兩位不同國籍的經理——一位英國籍經理,一位法國籍經理。她不僅讓他們承認了她,而且有時還能聽命於她的“發號施令”。
剛踏入這家公司的時候,盡管好朋友曾勸告她,在外企就職,對於她這樣一個隻有高中文化水平的女孩子,本來就很艱難了,又要麵對兩個不同國籍、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國老總,工作難度簡直不敢想像。但外柔內剛的何映,越是不可思議的事,她越是覺得富有挑戰性,越是有興趣。
剛進公司那段日子是最難熬的。總經理們隻把她當成個幹雜事的小職員,不停地派些零七八碎的事情讓她做,同事們也當她是個毛孩子,何映委屈得不知流了多少淚水。但她忍耐著,抓緊一切機會去學習,學外語、學業務知識,尋找著讓別人認識自己的機會。
除了把工作做得周到細致外,她還把自己所能見到的各種文件,全部都搶到自己的工作台上,隻要有空就去認真翻閱琢磨,了解研究公司的業務。對於外文文件的文字障礙,就不厭其煩地去翻看英文字典、法文字典。時間久了,她對公司的業務可以說了如指掌,為自己進入通暢的良性工作循環狀況做了堅實的準備。
外文水平在不斷提高,這種速度令她自己都吃驚不小——業務方麵的外文文件看起來盲區少多了。
而作為一個大公司的職員,沒有足夠的現代知識武裝頭腦,失去生存機遇的可能性就是百分之百。所以,她給自己製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學習外語,學習計算機。在她的時間表裏,休息日的概念早已模糊。在正常的五天工作日,她必須像其他的職員一樣堅守工作崗位,又需要她為總經理們的活動做好一切安排。為此,她常常都要加班,時間在她那兒已被擠壓得沒有什麼空隙,經常是別人都快下課了,她才急匆匆地趕到,抱歉地向老師打個招呼,就全神貫注地進入了學習狀態。就是這樣,她還是風雨無阻地堅持著。她常說,等我有了錢,我會給自己選擇一個安穩的、理想的學習環境。
何映就是利用這樣的學習途徑,不僅讓自己突破了一個高中生難以逾越的門檻,而且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越來越成績卓著。如果她隻是站在高中生的起點,慢慢攀爬而不注意抓緊時間學習,也許十年她都難以升到總經理秘書的位置上去。十年的奮鬥成果可以用一年的學習換得,那麼不懂得這項交易的人一定是“傻瓜”。所以,學習需要一份堅持,隻有這樣,你才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