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與不同行業的企業高層管理者交流時,越來越多地被問及這樣一些問題:曾經推動業績強勁增長的“靈丹妙藥”,為何現在卻失靈了?過往那些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為何現在卻不再奏效?領導者又該如何才能帶領組織追求卓越?企業一把手們為此感到困惑不已。梳理世界的發展趨勢,21世紀第二個10年以來,中國企業似乎進入了“確定性終結”的時代。無論是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日新月異的技術變革,還是由投資向拉動內需的經濟轉型,所有這一切從多個維度對當今的企業掌門人提出了嶄新的挑戰。為幫助中國企業培養與時俱進的領導力,2012年8月1日,麥肯錫中國領導力學院(MCLI)應時而生。本春季刊我們重點關注的是:中國企業如何修煉新時代的領導力?與此相關的追問就是:領導者應該完成怎樣的蛻變,才能帶領組織在轉型期實現高質量的持續增長?

對尋求自我轉型和突圍的中國企業來說,建設一個高效運作、讓組織人才輩出的領導力引擎已經不是一道選擇題。由我的三位同事張海濛、餘進和揣姝茵帶來的開篇之作《識時變 馭天下:打造中國企業“領導力引擎”》指出,充足的領導者數量及其能力的提升,是企業成功突圍內憂外患的根基。這就需要組織跳出傳統思維,研發並運轉蘊含自己公司獨特DNA的領導力引擎。為達成這一目標,企業需要做到在引擎的啟動、工作機理和固化體製三方麵的完美結合。在每一個方麵,作者都結合實際服務過的企業案例進行了細致分析,環環論證了領導力引擎對培育新的領導團隊和創建世界級中國企業的重要性。

如今,中國的國企已經從過去的虧損累累成長為羽翼豐滿、展翅騰飛的大企業,它們在世界商業舞台上的地位也與日俱增。然而,部分企業與國際一流企業相比,仍然存在著管理水平不高、利潤率偏低的現實問題。由陳嵐、王平和Karel Eloot合作撰寫的《知行合一、六維聯動:培養國有企業運營管理領軍人才》認為,在當前和未來數十年,國企提升運營管理能力尤為迫切,而如果沒有領軍人才的培養,企業做大做強隻是一句空話。然而,國企目前普遍缺乏具有全球和戰略眼光、善於變革、領導力強、綜合素質高、能夠整合各項運營知識和技能的領軍人才。因此,開展係統、科學的培訓和運營管理能力提升項目,就成為國企轉型成功與否的重中之重。植根於多年的實戰經驗以及針對中國國企的特點,作者們量身定製了六維領導力模型(CCOE Operational leadership model),以這一科學、係統的運營管理培訓體係為基礎,輔以結合個人能力發展的培養,以及在麥肯錫模型工廠中的靈活、生動的創新培訓,為國企培育運營管理高端人才。

本期您還可以讀到來自學界和商界領袖人物對領導力的智慧洞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院長朱曉明教授在與張海濛的訪談中,從宏觀視野對新世紀高管們麵臨的嚴峻挑戰進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第三次工業革命即數字化革命(Digital Revolution)正在重塑21世紀的商業現實,全新的商業生態係統正在孕育之中。今天中國企業的領導者要帶著不斷變革的思想去迎接重重挑戰,要仔細去思考今後30年該怎麼辦?這是企業家的一個大的立足點。

從光明乳業掌門人到出任平安信托副董事長,王佳芬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企業家轉型投資管理人中的一個。以她多年運營企業的成敗得失,王佳芬對中國傳統型企業的領導力有著深刻而精到的見解:“當今企業的生存環境變化速度之快,強度之大,說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並不誇張,企業沒有時間去預熱。如果不能真切地感受到這一點,還沉湎於過去的成功,一定會死得很快。”而對於傳統型企業“老板文化”的痼疾,王佳芬開出了藥方:學會用開放、創新和積極的心態推動企業向好的方向轉變,建立法人治理和團隊領導力。我相信,她分享的故事和見解,一定會引起諸多中國企業領導者的共鳴。

最後,我希望這本春季刊可以激蕩您的思維,更希望它能夠切實為企業領導者提供一些行動指南。

祝您開卷愉快!

梁敦臨

麥肯錫大中華區總經理

網絡分享

您現在可以在 iTunes 收聽和下載“麥肯錫談中國”播客

播客鏈接:http://www.mckinseychina.com/zh/podcasts/

iTunes鏈接:https://itunes.apple.com/cn/podcast/mckinsey-on-china/id409735817

麥肯錫的專家就中國時下最熱的經濟話題展開深入對話。麥肯錫大中華區總經理梁敦臨是這一係列訪談的主持人。

關注《麥肯錫季刊》中文微博,我們在

http://e.weibo.com/mckinseyquarterlycn ID:麥肯錫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