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當珀萊雅公司將“珀萊雅護理中心”專賣店在全國二三級市場進行全麵擴張的時候,史彥斌也積極地響應其中,並開出了自己在綿陽的“珀萊雅護理中心”直營店。之後幾年,隨著珀萊雅品牌的不斷發展,許多終端客戶在看到品牌的凶猛增長的同時,也緊跟著史彥斌的步伐,開始加盟開店。“一時間,‘珀萊雅護理中心’便在川西區域又多開了4家加盟店。”史彥斌說。

一年下來,憑借珀萊雅品牌自身的發展力度,以及頻繁的促銷活動和業績所贏得的口碑,2005年真雅商貿的優質網點數量突破到50家。

“自己當時的想法不多,和珀萊雅合作的前5年幾乎都是按照品牌方的要求,循規蹈矩,一步步慢慢經營。”史彥斌對《化妝品觀察》描述著最初幾年的企業經營情況。而這一情形,在2009年年底,當真雅商貿已經坐擁100多家終端合作網點和近400多萬的年銷售回款時,開始發生著一些改變。

公司有了一定的市場網絡和資金基礎之後,史彥斌開始有了進行多品牌運作的思路和想法。

2010年年初,史彥斌先後拿下歐詩漫、春紀、歐素等三個本土品牌的區域代理權。同時,依托於真雅商貿原有的珀萊雅的市場網點,史彥斌很快便將這些新品牌植入到市場終端。

不過,多品牌運作的經營策略卻也給真雅商貿帶來人才上的困境。對此,史彥斌迅速地對公司規模進行擴展,並在短時間內新招來20餘名員工。

同時,在2011年,隨著各細分品類的崛起,史彥斌相繼拿下口服類品牌顏如玉、洗護類品牌優妮以及男士護膚男性主義的代理權。

品牌進一步的增多促使史彥斌再次意識到提升內部員工能力的重要性。2012年,真雅商貿在公司內部專門成立培訓部,並投資十多萬元用以做對員工能力提升的培訓。而每次真雅的內部培訓會,史彥斌都會暫停手頭的一切業務,關門專心致力於內部培訓。

勤練內功的同時,真雅商貿也不忘拉動終端門店的學習能力。2012年,史彥斌斥重金邀請資深行業專家、《化妝品觀察》主筆馮建軍老師做演講。據史彥斌透露,在綿陽當地舉行的一場別開生麵的終端門店學習會,得到了在場200多家客戶的一致認同。

另一端,為了提升銷售業績,真雅商貿在2012年聯合珀萊雅公司舉行了“全城聯動”的促銷模式,通過投入大量的車載廣告、站台廣告以及DM單作為宣傳手段,並在活動當天,聯合綿陽當地所有的終端合作網點,進行統一的打折促銷。“這樣一場大型的活動做下來,銷售業績可達到60多萬元”,史彥斌如是說。

通過對化妝品代理業務的激情熱愛以及實幹務實,史彥斌的代理生意在不斷壯大。截止到2012年底,真雅商貿的終端網點數量已經達到220家左右,其銷售回款也已達到17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