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生產地選擇的決策框架(2)(1 / 2)

雖然與預期結果背道而馳,但我們看到與欠佳業績相關的主營業務:International Rectifier放棄了醫療設備和醫藥業務,轉而主要投入半導體領域,但其業績還是急轉直下。因此,我們得出結論,主營業務並不重要。優質重於廉價,增收重於降本才是最重要的,也是International Rectifier未能脫穎而出的原因所在。

垂直整合是多元化經營的另一種方式,存在多個決定因素,結果亦大不相同。例如, 19世紀,美國幾家大型製造企業涉足分銷業務,以彌補當時以批發商為主的銷售渠道的不足之處。但近來,中國和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湧現出高度多元化集團,這種現象被視為應對所有“遺漏市場”的策略,涉及從資本到勞動力的方方麵麵。理論模型表明,垂直整合有利於非價格和成本競爭地位。實證調查在多種情境下顯示垂直整合可以盈利或虧損,垂直整合程度在各個方向的變化可以影響業績。為了梳理這些研究結果,我們花費大量精力界定相關的偶然因素,以期指引我們確定垂直整合何時發揮作用以及何時無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對立但可信的觀點。比如,一些觀點認為,垂直整合可以有效應對企業麵臨的不確定性,而其他觀點則認為不確定性削弱了垂直整合的效應。

在我們的樣本研究中,A&;F利用垂直整合建立了更加有效的供應鏈,這對其非價格競爭地位至關重要。相反的,Weis垂直地整合其低成本、低價格的自有品牌策略。兩家公司獲得顯著成功,但A&;F似乎能夠通過堅持前兩個規則而不斷提高業績,而Weis似乎不太可能重現過去的輝煌。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業務線多元化並不是導致公司業績欠佳的原因,而是公司在業績下滑時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直到其核心零售業務已經明顯下滑,才涉足寵物用品領域。Finish Line 通過其Man Alive 連鎖店進軍嘻哈時尚用品失利,亦說明同樣的道理。

實現多元化經營的一種方式是國際擴張,其與公司業績的關係似乎略微明朗。多項研究發現它們之間存在一致且積極的關係,表明走出去是一項不錯的選擇,尤其對產品組合多元化的企業而言。我們的樣本研究基本上與這些研究結果不謀而合——盡管國際化拖累Hubbell的盈利能力,但似乎對Thomas&;Betts有所幫助,對Wrigley和Merck的成功至關重要,而缺乏國際化似乎是Maytag業績下滑的原因之一。

鑒於上述針對行為維度的相互對立或至少存在細微差別的研究結果,我們認為探索我們的案例研究是否為持續的行為模式提供證據是有意義的。《通過成對比較來看行為差異》(BehavioralDifferencesbyPair-WiseComparison)顯示了5種行為模式下27組成對比較的差異。一些情況下,奇跡締造企業實施更多並購項目,另一些情況下則較少,但總體上沒有實質差別。一些情況下,奇跡締造企業的業務更趨多元化,另一些情況下則較為集中,但總體上沒有實質差別。我們對奇跡締造企業和普通企業,以及常青企業和普通企業進行比較,得出類似的結論。我們能夠分析的上述或其他行為缺乏令人信服的模式,這使我們相信存在任何可能性。我們發現在任何一種行為中,偶然因素總能使處方失效,所以第三條法則是“除前兩條外別無其他法則”。

違背前兩個法則的任何法則缺失都會對傑出公司如何適應產生重要影響。對於定位(優質重於廉價)和盈利能力(增收重於降本)問題,傑出公司是否隨時間而改變則是實證問題。通常是通過相對不妥協實現傑出業績:找到成功公式,並堅守下去。這最終將被各種事件壓倒或被競爭趕超,但問題不大,沒有什麼可以天長地久。另一方麵,傑出公司卻在不斷變革。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想知道,是否存在指導原則可以幫助確定何時做出改變以及做出哪些改變。

我們發現,正如傑出業績的具體處方對於每個奇跡締造企業而言都具有獨特性一樣,為了創造或保持傑出業績而發起的各類變革,其性質與有意義的概括相違。既不存在能夠應對競爭變化或環境變化的小型的、一成不變的活動子集,也不是什麼東西都必須重新發明一遍。起重要作用的看來正是前兩大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