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是杜蘭特進入聯盟的第七個賽季,年少成名的他生涯起點極高,入行第一年就被賦予無限開火權,打了三個賽季即拿下聯盟得分王。難得的是KD並沒有滿足於隻做得分大拿,他總在默默打磨自己的球技,保持勻速卻始終不曾停息的進步幅度。
第一個明顯的變化出現在2011-12賽季。他的造罰球沒有前兩年那麼恐怖,卻重拾二年級賽季才有的三分手感,外線命中率再度接近四成。上賽季則是杜蘭特生涯首次加入“180俱樂部”(史上第七個達成這一成就的球員),他在傳球方麵也大有長進。
考驗從未停止。有觀點認為杜蘭特之所以能兼顧產量和效率,是受益於身邊威斯布魯克無窮的能量和牽製力。上賽季季後賽次輪獨自對陣灰熊,杜蘭特雖有場均近30分入賬,但命中率下滑至42.1%,似乎印證了這一點?但威少這次因傷觀戰,杜蘭特竟場均狂轟35+,命中率高達接近五成,其中包括一場54分和兩場48分。
相比首次拿下得分王的2009-10賽季,杜蘭特的武器庫顯然要豐富許多。當時他有25.9%的得分是源自單打,另外16.5%來自隊友掩護,而持球擋拆的比重隻有8.3%。如今杜蘭特的單打比重減少到15.8%,持球擋拆則翻了一倍還多(17.8%)。更尤其可貴的是,杜蘭特不特別依賴哪項得分武器。比如安東尼有23.5%的進攻來自單打,又比如哈登,除了持球擋拆之外(26.2%),效率偏低的單打(24.3%)仍然占了很大比重。
憑借超人一等的運動力和身高臂展,杜蘭特可以在各種節奏,各個位置完成得分。加上定點跳投、通過掩護後的反跑投籃、無球切入、手遞手傳球甚至二次進攻等等,“到處都是甜點”,說的就是這類球員。
目前而言,全聯盟也隻有詹姆斯能在得分的質和量上與杜蘭特一較短長。全聯盟有11名球員的回合占有率在27%以上,但隻有詹姆斯(67.2%)和杜蘭特(62.7%)的真實命中率超過六成。或許,本賽季的MVP之爭也仍然是杜蘭特和詹姆斯的“二人轉”。賽季初異常強勢的保羅·喬治,自進入12月後狀態反複無常,克裏斯·保羅則受困於傷病,看似也隻有阿爾德裏奇看能攪攪局了。
事實上,杜蘭特想衝擊常規賽MVP,有幾個利好是站在他這一邊。
首先是詹姆斯自己,雖然他依舊全能無敵,接近六成的投籃命中率隻能用恐怖來形容,但其他方麵有意給自己“減負”也是不爭的事實。坊間盛傳勒布朗有意在常規賽“收著打”,當事人雖然矢口否認,但數據不撒謊,他的場均籃板和助攻,都跌至新秀賽季以來的最低,此消彼長對杜蘭特正是好事一樁。當兩者數據接近的時候,防守端的些微差距幾可忽略不計。而且,今年雷霆的防守效率可是高居聯盟第四,熱火的排名則跌到第十位。
很多人覺得杜蘭特會在球隊戰績方麵吃虧,原因是威少預計缺席場次超過20場。但別忘了,同期熱火也曾遭遇三連敗,目前戰績還不如雷霆。衛冕冠軍對常規賽戰績的追求並不執著,韋德背靠背基本必歇一場的趨勢有可能延續到賽季結束。等到威少歸隊,兩支球隊間誰的最終戰績更出色還真不好說。
更該考慮的還有投票者的主觀因素。詹姆斯連年封王,給評選者帶來的審美疲勞是不可避免的。上賽季勒布朗衝破“枷鎖”,靠的是熱火取得史上第二的2 7連勝,本賽季除非邁阿密人還能複製出類似的壯舉,才能讓評委們繼續膜拜。
這和專業性無關,MVP評選從來都是多種標準綜合考量的結果,並不能和“地球上最好的球員”直接劃等號。杜蘭特今年進攻小勝勒布朗,防守也不遜色太多,如果戰績相差不大的話,KD必然會成功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