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卻不管陳華的心急火燎,把碗裏的米飯扒拉幹淨,就連一顆米粒也不放過,放下手中的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念了半句唐詩後,又不急不忙的端起茶杯喝起茶來。
“你還有完沒完,看不到我倆為了想打鬼子的辦法,都茶不思、飯不想的嗎”。看到周平吃完飯又喝水,也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秦蘭氣急之下開口訓斥道。
“打仗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不然的話就上戰場,肯定就要吃虧,這件事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說清的”。
周平安撫了兩人焦躁的情絮後,便接著開口說道:“南方的秋收起義遇到挫折後,***帶領著一部分殘兵敗將,轉移到三彎,在那裏進行了改編,並且開出了民主會議,號召大家一塊獻言獻策,對這次行動的過程,進行總結、歸納,是錯誤的堅決與以改正,正確的就予以發揚光大。正是用了這樣一種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式,他們在工作中各界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從戰爭學會戰爭的規律,從而最後掌握戰爭,才能在和敵人每打一仗,就壯大一些,從而把中央紅區發展成為占地八萬多平方公裏,人口四五百萬人的根據地。不然的話他們以前即沒打過仗,也沒有經過先進的訓練,更沒有飛機、大炮等先進的武器,又能如何在老蔣一次比一次大的圍剿中生存下來,並且發展壯大的呢”。至於說什麼是生下來就是會打仗,就是天才統帥的鬼話,我是不信的,生而知之那不是人、而是神,反正我長這麼大還沒見過神長什麼樣呢。
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他們黨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是增強黨的生機與活力的一大法寶。對個人來講,是重要的反思自我,提高自我的機會。通過自我省視、自我調整,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使我們的工作思路更清晰,目標更明確”。
“現在我們的情況和他們那時候比,也是差了十萬八千裏,就更應該學習他們良好的工作經驗,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快速的學會、掌握戰爭的規律,從而讓我們能夠在敵後生存下來,甚至發展壯大”。
陳華聽完周平的介紹,雖然把心裏的疙瘩解開了,可是幾千年來已經刻印在中國人骨子裏的上下尊卑觀念,實在是讓他一時改變過來,接受這種說法,便帶質疑的口氣問道:“要是像他們那樣,當兵的批評當官的,沒有了上下尊卑,時間長了當官的威信都沒了,到了關健的時候,指揮不動手低下的士兵,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