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九州(1)(1 / 2)

文明的延續是一個很龐大的課題,泛泛而談,誰都能說上幾句,可是沒有誰能完全概括它。

它就像是一個生命力特別旺盛的生物,隻要還有一點根苗,就能在廢墟和荒蕪中重新生長起來。

又有誰能完全地描述一個生命體呢?

比如“九州”這樣一個原本與這個世界毫無關係的詞,卻出現在這裏,就是如此。

某些執念,隔山隔海甚至隔著虛空,依然不能斷絕,而不僅僅是想要留下點痕跡,或者說“我來到,我看見,我征服”式的霸氣。

清平身在異世,愈發願意相信故鄉的神秘,那些瑰麗玄奇的傳說,神妖仙魔,鬼怪靈魅,確實曾存在於那個世界的曆史中。

這樣的信念超過了一切,所以,清平盡力的將一切往他所熟悉的方向引導。

虛空無垠,在某些宗教中有無量之說,道淨土中三千大千世界,三千中千世界,三千小千世界。

三千為虛,無量為真。

如同水麵浮遊一般。

在清平看來,這一方世界,與他來處,還是有諸多共同之處的,所以在他的猜測中,這兩方世界,如果分別比作一個國度,那麼這兩個國度的位置,應該就在同一個“文明”的輻射範圍圈裏。

他想用這樣的方式在虛空定位。

所以,在察覺到這方世界的特點後,清平就腦海中源自信息時代的無數的推測和設想,做了一次次的篩選,最終還是確定了“九州計劃”。

在清平的預想中,有兩個可能,一是破碎虛空飛升之說,另一個就是與世偕移,讓世界升華。

而,離他的願望最接近的,就是後一個。

而且,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在他之前,這裏可是從來沒有過破碎虛空或者飛升的概念的,連超脫之念都是少之又少。

所以,如果飛升,鬼知道是會到哪去?

清平可是深信宇宙黑暗叢林法則的,要是回家,一個人孤零零的,肯定不如拉著弟兄和徒子徒孫一起,人多勢眾幹仗也有底氣。

“九州”就是他給自己準備的底氣。

“長老院呢,有一個計劃,”楊平安說的風輕雲淡,“是清平宮主早些年就定下的,收北戎南蠻,開拓東西,定鼎天下後,劃為九州之地,以合天數……”

“九州既定,便祭天封神。”

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的樣子,每個字都能聽懂,組合在一起,怎麼就好像這麼高深莫測了,不過沒有關係,近期馬斌也已經學會了,摸了摸一起起了青茬的下巴,深沉地點了點頭。

一副原來如此的表情。

“九州如何劃?”

楊平安看看提問的申屠,思索了一下搖搖頭道,“不知。”

可能覺得沒有解釋清楚,又補充道,“根據記載,我也是隻知道有這麼回事,具體的謀劃,卻是沒有寫在記錄中,另有密卷,那些就不是我所能看的了。”

“至於祭天封神,”楊平安沉吟許久,緩緩開口道,“對於道宮的前後,諸位熟知,對於道門,估計就不是很熟悉了。”

“任何一個種族發展起來,都少不了原始信仰的出現,可能是風雨雷電,如風伯雨師,或者說雷公電母,隻是那時候還不是這個稱呼而已,也可能是高山巨木,長河深澗,甚或是某種猛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