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談話,出乎意料的短暫。
傍晚時候到達邙山,進了大殿差不多半個時辰,楊平安就無事一身輕似地走出來了,深了個懶腰,不耽誤跟著護衛一起去食堂吃飯。
至於大殿裏的那幾位是什麼想法,楊平安一點都不想知道,連猜測的意思都沒有,反正,從頭講到尾,對麵幾個也沒什麼表情變化。
來之前,楊平安就已經把他們可能關注的問題逐個地準備好了答案,果然,達到了快速解決問題的目的,不耽誤飯點。
其他的不急於一時的事情,以後有的是時間。
比如,為什麼會突然發動最後的滅族戰爭?
再比如,楊平安以後的打算什麼的。
再比如,為什麼這幾位絲絲外泄的氣息中包含著不怎麼應該存在的情緒——沉重?前方戰事情形一片大好,完全不會出現什麼意外才是。
不管了,不管了,先去吃飯,天塌下來,也得明個再商量對策。
至於某個大家都很關心或者已經不怎麼在意的問題的答案,楊平安說的明白卻又繞口:楊平安是楊平,楊平是清平,楊平安卻不是清平,三個身份之間是不能用甲等於乙,乙等於丙,所以甲等於丙的等量相同定理得出結論的。
反正話已經講完了,要是有人不明白,楊平安是不負責的,當然,能聽到他說的話的人裏也沒有笨蛋。
楊平的身份他認了,畢竟同視野二十好幾年,父母親朋,楊平安都得承著情,視若己身所經曆。
這一段時光,實實在在地在楊平安神魂上留下了印記。
楊平遇到了宏德道長,後來就變成了清平道長,清平宮主。這個頭銜,身份太高,地位太高,責任太重,楊平安承擔不來,所以,他拒絕了,也是為了不給大宗師們,關鍵是他自己找麻煩。
從異世界來的楊平可以有,但,清平道長,就永遠地仙去吧。
也算是楊平安跟諸位大佬們的默契,反正就是這麼個意思,楊平安沒有自恃身份的想法,還是安安穩穩做自己的修行,求自己的道。
“唉,也不知道這樣的清閑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僅僅是滅蠻戰爭,可不會讓這幾位山雨欲來壓抑重重,看來是有些就連他們也難以阻擋無以為力的事情發生了。
沒什麼好猜測的,楊平安深知多餘的好奇心的害處,該知道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想躲都躲不掉。
於是楊平安安安心心地去吃飯了。
近些年,隨著年年開荒,道宮大力發展農耕,更先進的農具被發明出來,再加上,大批量的軍墾屯田,道宮治內已經家家有餘糧,戶戶換新裳,原本的一日兩餐吃不飽,也進步到三餐白米麵。
用完飯,楊平安就在道宮裏轉悠著消食,他還沒認真賞過這裏的風景。
搞建設,單靠人力是非常困難的,但靠有過修行的人力就會簡單很多,搬山填海,亦是可能,不然邙山道宮宮觀也不會這麼快就建好並投入使用了。
聽著領路的道官解說,楊平安略微開著小差。
這天下,到底是變了,道宮建立之前,有修為的武士之流,都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又怎麼可能彎下腰去墾田,去搞建築。
不過一代人,道宮就轉變了這樣的情況,可不單單是靠著大宗師的無力壓迫。
這時已是下班時間,楊平安站在上方位置向下看,山腳下已經是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在道宮宮觀建立完成的同時,山腳也已經建成一個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