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宮建立的時候不過,有九位大宗師:宮主清平道長,其弟子項羽項霸王,原楚國大祭司羋雄、宋國一塵、吳國魔仙子、晉國簡中行、趙國贏烈、魏國曹昌、韓國韓奕。
彼時,宏德法師已經成就人仙,仙跡渺渺,不為世人所知。
所以,道宮正式改製之時,就定下了九位大宗師共同管理整個天下的基本章程,最高的權利機關,就是長老院。
雖然在第一任宮主清平的努力下,道宮有了基礎的管理製度,和大致的發展規劃,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套製度還是非常的粗陋的。
道宮兼職著引導者和管理者,努力地擴張自己的基礎勢力,在更多道宮沒有注意到的“荒野”,文明像野生的藤蔓蓬勃地生長著。
在這片當初存在著七個諸侯大國,上百個中小諸侯國的土地上,連綿的戰爭,死去了近乎三分之二的人口,即便剩餘的人努力地生養,依然達不到當年的人口總量。而這個數量已經開始開始考驗粗陋的管理治理機製的機能了。
當然,這個問題並不是今天長老院的大佬們要考慮的事情。
在一個識字率不超出百分之五且偉力歸於統治者的國度,任何的政治改革都是要從最上層開始的,雖然在場的人未必有這樣的考慮,但他們正在做這樣的事情。
“我們又將多一位同道。”
玉虛殿陷入沉靜之中,這句話卻仿佛擁有奇異的魔力一樣一直回蕩在楊平安的耳邊,同道,同道是什麼?
道不同不相為謀,同道是不是正相反?不,是比那要多得多的東西。
求道之途多寂寞,誌同道合之人鳳毛麟角,尤其是能並肩麵對艱難險阻,麵對未知之人,對於在做的大宗們來說,隻有踏進了大宗師境界的人才有資格稱作他們的同道。
雖然說,道宮現在規劃的修為境界有開辟虛界即是“入道”一說,但站在這個世界巔峰的人,對於入道有著他們自己的理解:大宗師才是真正求道之路的起點,才是入道之始。
因為即便修成大宗師多麼艱難,能夠走到這一步的人多麼的稀少,至少從開始修行一直到大宗師,都已經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哪怕你在某一個瓶頸上卡到老死,你也是知道下一個境界是什麼樣子的,隻是自己沒有那個本事跨過去而已。
能與他們共同麵對未知,開拓道路之人,才有資格成為他們的同道,楊平安能被大宗師們放在平等位置商議事情的真正原因,或許就在於此。
思緒周轉,楊平安搬運法力,壓下激蕩的心情,環顧周圍,視線最終定格在神情莊重的宮主一塵道長身上。
“烏江,要進階大宗師了?”
一塵點點頭說道,“在你隨酒長老歸來之前,烏江經由驛站送了一封信,信中說:數年行走了悟天地,得窺大道一角,願與諸君同行,弟子將緩緩歸矣。”
楊平安抓了抓白虎的下巴,一撮長毛像胡須一樣,撓起來很舒服。
“原話就是這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