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我知道,”楊平安不滿地看了一眼舉手示意的鐵錘,“你閉嘴!”
這個小弟太沒眼色了。
“我們都知道,平安哥你進幼院了!”這是二丫。
“對啊,對啊,我們也進了。”這是跟楊平安同歲的小夥伴,七嘴八舌地接上話頭。
“停停停,真掃興,就不能讓我感受一下宣布重大事情的興奮麼?”
小夥伴們麵麵相覷,不知道怎麼回答。
“行了,來分糖果點心了,我今天特意帶來給大家慶祝的!前幾天被我爹禁足了,沒能來,剛好算是補償。”
“小隊長出來!”楊平安招招手,讓領頭的五個孩子幫忙。
有規有矩,一點不亂,可見是訓練過不少次。
後麵的孩子也隻是流著口水排隊等著,沒有哄搶。以前搶夥伴糖果的都被懲罰不許吃,回家還要挨打,因為在街坊鄰居麵前丟了臉麵。
周圍坐一起嘮嗑的大人們也不說話,樂嗬嗬地看著。
時不時誇一聲平安幾天不見長的更俊俏了,或者這幫娃娃們站起隊還真是有模有樣的,都有點道宮道兵的風采了。
也有念叨平安父母的,說最近沒有見人過來,身體如何生意如何等等。
三年前,楊成名帶楊平安逛街。遇到一個來擺攤的鄉下人,楊平安指著一個鐵盒子對楊成名說人生中的第一句話,“爹,我要這個!”
楊成名愣了一下,瞬間淚奔。這兩年他帶著楊平安跑遍了京都陪都的每一家醫館,問過了每一個大夫,所有人都說孩子沒病,可能是天生啞巴。
楊成名都絕望了,不曾想老天給他開了個大玩笑:兒子開口說話了!
買!楊成名掏出了身上所有的錢,買下這個看起來一無是處的鐵盒子。
不久後的一天,盒子被楊平安摔破了,在一旁看護孩子的楊夫人從盒底的夾層裏裏倒出了二十個金葉子!
楊成名獲得了做生意的啟動資金,他給人做了二十年的幫工,現在終於有錢開起了自己的店鋪。
然後,一年,小有資產,把家從西街搬到了東華區。
楊平安因為這件事,被西街人起了個尋寶童子的諢名,叫了一年有餘。
卻說另一邊,陳小胖在家裏左等右等等不來楊平安,咂摸一下,估摸著楊平安是把自己給撂下了。一時恨的咬牙切齒。
要說讓他自己去西街,沒人邀請陳父陳母肯定不放人。直接用楊平安當幌子已經不好使了,何況這會出門,趕到西街時,天都快黑了。
明天一定跟你算賬!陳小胖心中暗惱。
…………
晨鍾暮鼓,,時間一到,整個陪都都是鍾聲鼓聲,誦經之聲。
道宮治下,皆是道教信徒,每日晨昏,鍾鼓之聲不絕,誦經之聲不止,早晚功課迄,街市胡同,城池村莊才會真正熱鬧起來。
隻是道宮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每日晨昏的弟子演武。比如陪都四個城區,東南西北就各有一個大道觀,道觀規製基本相同,進門是主殿,供奉昊天厚土,兩邊側殿還有後殿則是供奉司命之神,東君雲中君、四靈之玄武等等。
殿前是演武場,年輕弟子們排成方陣,在道觀長老的引領下習練拳腳,或者舞劍。道袍或青或灰,或玄或白,也有藍白相間的,各個道觀著裝不同。
老善信們根據道袍顏色一眼就能認出是哪個道觀的道士。
演武場的演武是孩子們最喜歡看的,比如此時,楊平安正領著他的小弟們在西街的真武觀,排成三排,強勢圍觀。
西方玄武,分陰陽,真武觀的兩儀劍法是特色。
隻見弟子們整齊黑色裝束,身背長劍,長老一聲輕喝,“拔劍”,,齊刷刷一聲鏗鏘脆響,長劍斜指如林,起手劍“劍生太極”。
長劍淩然,迎著落日餘暉,光芒閃爍,看的眾孩童心花怒放。
轉而是“陰陽交錯”、“日月同轉”,兩人配合,身子旋轉,腳不沾地,騰飛於空,借力使力全在搭檔配合,長劍相交,鐺鐺響聲不絕。
劍脊反射光芒,如劍氣四溢,殺氣縱橫,看的小家夥們臉色發白,愈加興奮。
這些不過是虛像,真正劍氣離體,或者內息氣勁離體,最少也要修行到宗師境,不到宗師,難有隔空擊打的本事。
演武結束,童子隊被知客們連哄帶騙地趕回家去,這已經是知客們的日常了,每天演武必有熊孩子們來圍觀。
這也是道觀本身的意義所在,廣傳我法,教化眾生,就要從娃娃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