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早的晨霧還沒有散去,一個身影肩上背著包袱一步三回頭,沿著雜草叢生的小山路從普陀山山頂往山下走去。
在下山的小路上,曾福黯然的走著,灰色包袱挎在他的肩上,裏麵是一些衣物和一些碎銀子,銀子放在包袱的最裏麵,師父馬七一再交代出門在外銀子很重要,要妥善保管和算計著用。
“在江湖上遇到與自己不相幹的事情,最好不加理會,少管閑事,直接到京口找李猴子,不要在路上瞎晃蕩,和別人動武如果感覺不能穩拿下對方,就找機會趕緊溜走,反正你在江湖也沒有顯赫的身份,隻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卒,臨陣脫逃也沒什麼丟臉的”馬七說完一大通囑咐的話後先曾福兩個時辰下山離開。馬七先下山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他家在寨州,和曾福去的京口是反方向。二是,這個當師傅的認為:既然已經決定要徒弟闖蕩江湖,就讓曾福從下普陀山那一刻開始,要是結伴而行的話,難免徒弟對自己有依賴。
普陀山就是一個海島,下到山腳就有渡船碼頭。
“船家?到對岸多少錢?”曾福笑著問。
“五兩銀子!”
“五兩銀子?.。。行,麻煩你送我一程。”曾福本想殺價,猶豫片刻沒有殺,他到能理解擺渡人,風裏來,雨裏去的辛苦。
“那上船吧!”有生意做,帶著鬥笠,古銅色肌膚的船夫眉開眼笑。
曾福跳上小葉舟,小葉舟緩緩向前。
當普陀山特有的氣息不再聞到的時候,當船夫搖著槳,載著曾福駛向對岸他從來沒有去的大陸的時候,那一刻,曾福吹著海風,看著海鳥,他感覺自己已經徹徹底底長大了,不在是一個小孩子,未來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做,首當其衝自然是為找到凶手為父母報仇,其次或許可以考慮完成父親未完成的心願:以功夫征服江湖,做某一屆的武林盟主。
以前在山上因為沒有壓力,本能就練功偷懶,懶惰又被師父罵,坐在船上,周圍全是海水,無聊寂寞的曾福腦子裏不由自主想起和師父相依為命苦中帶樂的日子來。
曾經責罵,當篤定自己離開師父,那些責罵都變成暖暖的回憶。
人到了一定年齡,知道了一些事情,心中夢想無形中就形成,雖然還不算真正意義上努力拚搏,但心裏奮發向上的趕腳如此強烈:“爹!娘!孩兒一定為你們二老報仇!”
兩個時辰上岸後,沿著太陽西沉的方向走去,三天後就能到達京口。
也就是說三天後,曾福就可以與李猴子見麵。
*
京口是‘華夏國’的古城,長城的最西端,是兵家必爭之地,隨處可見宏偉的宮殿,街道盡是繁華。
站在京口街頭看到的是:無數茶樓,酒館,當鋪,作坊,和街道空地上搭起布棚的小商販,川流不息的行人,以及行人當中偶爾駛來的豪華馬車。
聽到的是:小商販熱鬧叫賣,和趕馬車的車夫一皮鞭抽打在馬屁股上那一聲‘啪’的脆響。
種種一切無不襯出和諧社會和老百姓對盛世自得其樂。
城南門有一棵百年榕樹,無論春夏秋冬,它都枝繁葉茂,樹的邊上一座豪華庭院宅子非常顯眼,宅子的主人便是‘西南三傑’之一的李猴子。
李猴子何許人也?人稱麒麟鬥士,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勇於為‘京口’人民鏟奸除惡,正是因為他才使得‘京口’古城很是太平,街上的車匪路霸,惡貫滿盈者,對其都聞風喪膽。
因為為民除害,這裏的百姓對李猴子非常的尊敬愛戴。
這天他在書房裏讀著一封來自遠方的書信,信是從普陀山寄來的。
幾天前馬七已經稍人給李猴子帶來書信,馬七在信上說:自己在普陀山十年的時間,心累了,抗不住寂寞了,大哥的兒子已經長大,總不能這麼一輩子躲著?而且也未見仇人來尋,決定和曾福離開荒無人煙之地,從返回江湖,要是仇人這時出現,再想辦法對付。雲雲等等,信上還簡單說了他們在普陀山每天的生活情況,以及一些心理感受。
最後說到這個月初八曾福會到‘京口’來找他這個三叔。
李猴子讀完來信,感慨萬分:“馬七你為了龍大哥的孩子,卻冷落了自己妻兒,真不容易啊!真不容易啊。當年我們哥三磕頭換帖、同飲血酒、對天盟誓結為兄弟,誓要在江湖幹出一番事業來,如今事業沒有幹成,大哥大嫂也走了很多年.。。既然決定回來,那就回來吧,我兩再一起完成以前未了的心願.。。”
馬七帶著曾福逃離江湖,在普陀山孤獨生活了十年,作為龍耀陽結拜三弟的李猴子,這十年時間又做了什麼呢?
首先當然是去找牛二問個明白,牛二是最後一個與龍耀陽和王曉萍見麵的人,本來三人一起從京口回川州,半道上牛二卻去了別地,龍耀陽夫婦離奇在望月穀被害死,這事怎麼看都蹊蹺。
牛二在西南區分賽輸給龍耀陽,失去去京都爭奪武林盟主之位,為此生恨也是說得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