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淩波微步見端倪(1 / 3)

淩波微步見端倪

考試研究

作者:林清海

筆者對福建省《考試說明-語文》進行了細致的學習,並對福建省質檢語文卷進行了分析,發現二者關係密切,一者為考試理論指導,一者為考試實踐檢測。將兩者結合起來讀,發現其間有不少有用信息。這些信息對2015屆高三年語文科第三輪複習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同時對2016屆高三年畢業班語文科的第一輪總複習也是有相當多的啟示,故而將所思所想付諸筆端,以期拋磚引玉,得到同行的批評指教。

(一)古詩文閱讀(27分)

1.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此題分值不變,考試形式也不變。從內容看,舊的考試範圍出5句,新增的出1句(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新增四篇考一篇,占四分之一強,所以新增的務必引起重視。這些題差不多是送分題,因為新增加的都是初中的背誦篇目,經過中考集訓,高考考前再複習,記住並不難。此外,從出處看,這六句出自高中語文課本的隻有兩句,出自初中(或小學)語文課本的有四句。這告訴我們,高考不僅是高中的高考,而且是小學、初中、高中的高考。好在這題在擴大考查麵的同時也在降低考試難度。從評分要求看,出卷者將語言文字應用中的書寫在這裏進行考查,要求考生既要記住,又要寫對、寫規範。這就要求最後一階段的發現不能僅停留於我記住,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對每句詩文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特別是關鍵句子要理解每一個字的意思,以意推形,絕不會錯。此外,“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動手寫是最後一個階段默寫複習的最好的方式。目標應該是滿分,一分都不能丟。

2.文言文閱讀(《芋園張君傳》)(6分)

第1題考查目標:理解常見文言文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B,要求對特定的語境中實詞解釋的正確與否做出判斷。考查“因”的理解,應是“因襲”“沿襲”才符合語境。

第2題考查目標: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C,要求判斷各組句子是否全都符合特定的編組標準。這題理解的關鍵是“才”和“為”,“才”是“才能”,“為”是“作為”,④⑤很快就會排除在外,答案就“水落石出”。

第3題考查目標:歸納內容要點,能力層級C,要求在理解原文內容的基礎上,對有關的概括和分析的正確與否做出判斷。C選項中“張君在鄉裏籌建同善會”與原文的意思有出入,原文沒有“籌建”之意。

第4題考查目標: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B。要求用現代漢語準確翻譯原文句子。此題關鍵詞設在“更”、“舟”和“見”及省略句式。其中“更”是“又”,古今異義;“舟”是名詞作狀語;“見”是通“現”,“顯現”;省略介詞“於”要補充出來。考查麵全而且合理。

文言文閱讀考查四題,考查目標及形式與《考試說明》中的《參考試卷》完全一樣,但有三個考點沒有直接設題,千萬不要掉以輕心,一個是虛詞,一個是特殊句式和詞類活用,一個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間接地考查,融入翻譯題中,也算是涉及。

3.古代詩歌閱讀(15分)

選材是同題材詩歌兩首進行比較閱讀,都是送別詩。

第1題考查“疊疊”的含義。考查目標:鑒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D,要求在理解整句詩的意境的基礎上簡要賞析重疊詞的作用。

第2題考查意象、意境、情感。考查目標: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D。要求在分析概括作品內容的基礎上探究詞人寓於詞中的思想感情。答題要分點作答,每點都要先答意象再答構成什麼意境,最後才說表現什麼情感,這三者之間是緊密關聯的。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