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店老板請他們幾位進到店裏麵,店裏麵的那幾位員工對秦老還有宋老比較熟悉,可是他們看到老板居然對一個年輕人這麼客氣,言語間還有一絲崇拜的味道。而且他們聽到老板可是對那個年輕人叫柳專家,一聯想到秦老和宋老的身份,想必這個年輕人也是古玩行的人。
在古玩行如此年輕能被稱作是專家的那就隻有一個,一想到這裏店裏麵的那幾位員工也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柳亦辰。而且柳亦辰身旁穿一身道袍的那個人更是引起他們的注意,這個時候店裏麵還有幾個客人正在挑選著物件,看到他們一行人進來後也都放下手裏的東西抬頭看去。
“顧老板您有事情的話就先忙,我們自己在店裏麵轉轉看看就行,不瞞顧老板我們剛剛在外麵的時候宋老提出要和我進行一場撿漏比賽。他們三個人對戰我一個,不過我覺得在您這撿漏可能有點困難。”柳亦辰笑著向顧老板解釋了一下他們剛剛在外麵發生的事情。
“還真被你說對了,不僅在我這裏不容易撿漏,就這整條古玩街我感覺你們幾個也很難撿到漏,不過我倒是希望你們今天能滿載而歸,這個撿漏比賽就當是娛樂吧,我這店裏麵的精品很多,想必你也看到我這店裏主要賣紫砂壺,其他關於紫砂的物件我這裏也有。”這個柳亦辰倒也是真誠,當著自己的麵就說要在這裏撿漏。
這要是真讓他撿了漏那豈不是打自己的臉嘛,更不要說兩位經常來他這裏的前輩,秦老和宋老基本上把他這裏的物件全都看過一遍,這裏麵有沒有漏可以撿他們兩個心裏明鏡似的。
之後柳亦辰又為他介紹了一下司徒楓他們三個人,雖然顧老板對司徒楓並不是很了解,可是對他的爺爺也就是柳亦辰的師父司徒威非常熟悉。這一行人沒聊上幾句也就變得熟絡起來,秦老和宋老經常過來所以不用讓他陪著,柳亦辰和司徒楓也想自己轉轉所以也沒用他陪,顧老板隻好陪著小道士和彭昊。
給他們兩個介紹著店裏麵的紫砂壺和一些工藝品,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其特點是結構致密,接近瓷化,強度較大,顆粒細小,斷口為貝殼狀或石狀,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宜興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
紫砂器的泥色有多種,除去主要的朱泥、紫砂泥外,尚有白泥、烏泥、黃泥、鬆花泥等各種色澤,紫砂器不掛釉,而是充分利用泥本色,燒成後色澤溫潤,古雅可愛,紫砂器麵還具有亞光效果,既可減弱光能的反射,又能清晰地表現器物形態、裝飾與自身天然色澤的生動效果。
紫砂壺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範蠡,就是那位功成身退的與西施一起退隱江湖的“陶朱公”。數來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不過紫砂做成壺,那還是明武宗正德年間以後的事情。
金沙寺僧、時朋、鳴遠、蔓生、供春、大彬等,一代代紫砂大師的傳承,一杯杯甘甜夾苦的香茗,一個個關於紫砂的故事,讓人沉湎其中,品得三味。或許“自古文人最多情”,也最是懂情。
倘若得一好壺,他可以柔情撫摸;也可以癡癡凝望;可以對壺吟誦;也可以心喜相擁;還可人壺共語;種種癡狂之態,全然毫不理會世人俗氣之眼神,拋卻男兒錚錚鐵骨,硬氣雄渾的那一套說辭。
隻作逍遙灑脫,超然自適之姿。或許,紫砂天生就是文人最好的寄托。一壺、一茶,哪管它事態炎涼,哪管它胸懷天下,哪管它懷才不遇,落得一個人獨享清淨。柳亦辰走到一旁的櫃台前看著裏麵的紫砂壺,他看到一款紫砂壺的造型非常別致。
他讓店員將這把紫砂壺拿出來,那位店員的表情也是十分的激動,能親自為柳亦辰服務她感覺非常榮幸,關鍵是柳亦辰總體來說還算是比較帥吧。這件紫砂壺身上部作舒展的荷葉形,荷上捏塑三隻螃蟹,象征“三甲傳臚”,意為科舉高中。
蓋鈕塑青蛙一隻,蹲坐於小荷上,旁見田螺等,一派田園氣息撲麵而來。壺底鈐有“顧景舟”印。此壺壺體龐大,可稱紫砂大器,出自一代紫砂大師之手,屬名門之物。柳亦辰一聯想到這個店老板也姓顧,難道他是顧景舟大師的後人?
“美女怎麼稱呼?我想問一下你們老板和顧景舟大師有沒有關係,你們店裏麵的這些紫砂壺非常精美,這件紫砂壺你先幫我收起來,等我選好之後我在給你結賬,你放心該給你的一點都不會少,對了你們店裏麵除了這些還有沒有沒擺出來的物件?”柳亦辰沒想到他看的第一件紫砂壺居然就是出自顧景舟大師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