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紫檀插屏(1 / 2)

這次來鑒定古玩的村民拿著物件多以瓷器為主,這不柳亦辰剛才就連續鑒定了十幾個瓷瓶瓷罐瓷碗之類的東西了,這其中有幾件東西不錯還算是可以收的。不過大多數還是以贗品居多,柳亦辰分別給幾人打了欠條,賣掉東西的人們拿著欠條滿心歡喜的出去看熱鬧了,沒有賣掉東西的人們心裏難免會有些失落。

就在這時柳亦辰看到一位老太太抱著一件插屏進入到屋子裏麵,柳亦辰起身接過老太太抱著的插屏放到桌子上麵後說道:“姑奶,您這麼大年紀怎麼也來鑒寶來了,在外麵等了半天了吧,趕緊來坐下喝點水。”說著柳亦辰讓王叔倒了一杯水過來扶著老太太坐了下來。

“謝謝小柳啊,聽說你在外麵有出息了會鑒定古董我就把家裏這件東西拿過來給你瞧瞧,要是值點錢的話就賣了貼補貼補家用,這不是家裏有個孫子和你差不多大嘛,這不尋思著也該處個對象結婚了在農村這個年紀找對象都有些晚了,再者說這家裏麵的條件也不算是太好,要是這東西值錢的話賣了蓋棟房子然後在娶個媳婦老太太我就放心了。”那位老太太坐下後和柳亦辰講著家裏的事情。

柳亦辰聽到之後在心裏歎了一口氣一片父母心啊,尤其是這隔輩的老人對孫子孫女那可是比父母親還要上心的,所以柳亦辰回到座位上後說道:“姑奶您先坐一會兒,我先看看您拿來的這件東西,第一眼給我的感覺還不錯不過還是要仔細的看完再做決定。”

“好好,小柳你先看,我就不打擾你了。”老太太拿來的是一件白玉鏤雕花鳥紋壽字插屏,那什麼是插屏呢?插屏是幾案上的一種擺設,是屏扇與屏座可以組裝也可以拆卸的座屏,硯屏的統稱。一般在鏡框中插入屏心下麵有座架支撐十分穩固。

插屏始於宋代,明代以前被歸為家具的一種,最初是置於幾案上或磨墨的硯台邊,主要用於遮蔽和做臨時的隔斷,也用於供人觀賞這種小型硯屏後來通稱為插屏。插屏一般都是獨扇,形態大小不一姿態各異,有的高約三米設在室內當門之處,起到擋風和裝飾的作用,有的也有好幾扇組裝而成。

小的隻有幾厘米也有作為文房清供之物,插屏有雙麵和單麵繪畫或雕刻山水風景,花鳥人物等內容,層次分明令人觀之賞心悅目。插屏的材質十分豐富一般有緙絲、竹雕、紫檀木、青白玉、鑲嵌瓷板和各種名貴木材等,或輕巧玲瓏或厚重大氣,雕刻精美樣式也是千姿百態,富有濃濃的藝術審美情趣。老太太拿來的這件插屏經過柳亦辰的鑒定應該是明朝時期的。

這件插屏長7.7厘米,高6.9厘米。屏心采用“花上壓花”的鏤雕技法,即在一塊平麵玉料上雕出上、下兩層不同的細密花紋,疊壓在一起,來構成精美的紋飾圖案,極富立體感,反映出明代獨特的製玉風貌和工藝特點。整個插屏主體框架為紫檀結構,上麵為正方形,下方左右有弧形四足支撐,中間鏤空雕刻隔扇一樣的格子,形狀上下不一。

屏心為整塊白玉,鑲嵌在插屏架上方中間位置,方形,上層正中雕刻一個篆體“壽”字,四周飾以蝙蝠、喜鵲、仙鶴、玉兔等紋飾,穿行於蓮花之間,裝飾線條剛勁利落,棱角分明且不拘小節。下層雕刻卷葉紋,鏤雕有“福”、“壽”等字和玉兔、仙鶴等吉祥動物,寓意“長壽有福”、“福壽雙全”的美好,刻畫細膩,層次豐富。

明代玉器繼承了宋元特點,胎體較厚,鏤雕用法廣泛,尤其注重裝飾工藝之美。這件白玉鏤雕花鳥紋壽字插屏造型典雅,設計精巧,花鳥動物或揚首或回頭,動靜有態,質樸逼真,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富有生命活力。雕刻工藝細致而繁縟,借鑒了繪畫、雕刻的表現手法,汲取傳統的琢玉工藝,采用鏤雕技法,凹凸有致,紋飾繁複,雕工複雜,拋光細致,線條流暢,內容透著濃濃的吉祥色彩。

明代觀玉、賞玉之風盛行,在經濟文化發達的大城市中都開設有製玉的玉肆,追求精雕細琢裝飾優美的藝術風格,商品化傾向突出。這件插屏立意美好,題材獨特,雕工玲瓏剔透,玉質晶瑩溫潤,花鳥刻畫精細逼真,品相完好,誠為明代玉器中難得之珍品。在紫檀屏架的襯托下,古色古香,顯得特別的富貴高雅,體現了明代玉雕纖麗繁華、爐火純青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