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品茗論道(2 / 2)

“亦辰老弟好功夫啊,沒想到你對茶道的了解也是這麼高深,真是佩服啊!”說話間司徒楓小心的啜了一小口茶湯,一入口就是一股醇厚甘滑的味道,用舌尖細細品嚐,一開始是苦味,過了一會就品出了甜味。接著司徒楓又喝下了第二口,這一口是用舌身品嚐茶湯的澀味,第三口茶湯,是用舌根嚐茶湯的苦味,回過味來又帶有些甘甜。

有道是茶分三口品,一口為喝,二口為飲,三口才稱之為品。三口茶喝完,司徒楓心中不禁大喝一聲好,真是那“茶味人生隨意過,淡泊知足苦後甘”。抬頭看了看眼前這個在人群中那麼不起眼的年輕人,想必日後一定有很大的作為,現在他就像是一條沉睡中的臥龍,以後肯定有騰飛的那天。

柳亦辰也拿起一杯,用三根手指捏住茶杯,端至鼻尖輕輕嗅了一下,一股氤氳著茶的清氣頓時直達肺腑,先前等待的煩躁也一掃而空,代之的是頭腦清明,就連心中那些紛擾的念頭仿佛也通達了許多。

柳亦辰小心的在杯邊啜了一小口,一股苦澀的味道頓時充斥在味蕾之間,這不禁讓他想起了剛剛畢業初到寧海的那番歲月,雖然辛苦,但過的非常充實,每天都能感覺到自己的進步。

柳亦辰又緊接著喝下了第二口,感覺馬上就不一樣了,先前的那苦澀似乎變得甘甜起來,等到第三口飲盡,柳亦辰隻感覺到唇齒之間餘香滿口,不由得閉上眼睛,細細的體會了起來。

“小柳,怎麼樣,我這茶還不錯吧……還真沒想到你還有這一手,茶道的功夫也是了得,深藏不露啊!”孔叔的話打破了房間中的寧靜。

“茶不錯,水也很好,我今天也是趕巧了,托了您二位的福,才能喝到這香如蘭桂,味如甘霖的好茶。不過我也是第一次給別人泡茶,之前在家裏都是自己小打小鬧,還請孔叔你以後多多教導啊。”柳亦辰在一邊笑著一邊說道。

孔叔笑著點頭道:“請教談不上,以後咱們可以相互探討,說實在的,現在的年經人對茶道感興趣的不多了,都靜不下心來,覺得太麻煩。對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十分少啊,真正能靜下心來去鑽研的又能有多少呢。”

司徒楓聽聞之後,也點頭道:“的確啊,現在的人越來越急功近利了,滿腦子以金錢為目標,不要說茶道,就說琴、棋、書、畫,又有多少年輕人肯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裏麵,不過也有例外,眼前就有一個另類。”

柳亦辰聽到後摸著頭發說道:“我覺得吧,這一方麵是因為毅力不足,同時也是因為現在生活壓力大的關係。能輕鬆誰不願意輕鬆啊,但是沒辦法,總要先滿足生活所需吧,就說這房價,今年和去年比,就漲了好多了。”

孔叔在一旁感慨的說:“這茶道亦如人道,古往今來,國人引以為傲者,茶屬其一。一個茶字,何等了得!君王黎民,同胞異族,自古及今,無論文武,皆有品茶論人生的心曠神怡。可見,茶之所以能夠提升為道的境界,是因其與人生真諦相關聯。

曾經有位智者說,火為父,水為母,養育了茶的家族。華人足跡滿天涯,一脈相承以茶會友。茶道之所以稱為“道”,其曆史、其特質、其文化、其科學價值和社會意義,確實獨樹一幟,與眾不同。茶者,乃中華民族推崇之高風亮節,清雅雍容人生哲理之象征。

當年,歐洲的冒險家說動皇室造船派員,跨越海洋,敲響亞洲富饒之門。其目的,乃為獲取生長於東方的神奇香料和植物精華綠牡丹——茶葉!一杯中國茶,足以緣結天下。”

柳亦辰點了點頭在心裏沉思到:沏上一壺淡茶,喝的是一種心情,讓味道凝聚在陳香裏,感覺到是身心淨化,讓你享樂幾多人生。放幾片香茗,待煮沸後才有濃香,或許能融化一個四季,或許剩下的便隻會是心悅。

人比茶,人所處的環境可比那泡茶之水,茶道如此,人道焉得不是如此?茶道亦如人道,好茶配好水,好人要好德。一個人,若能有茶的這般修為,也該算是真正地化茶道為人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