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從逆境中崛起(2)(2 / 2)

對此艾柯卡很迷惑,他不知道為什麼公司可以隨隨便便就取消生產?經過調查,艾柯卡發現,克萊斯勒已經沒有空地再擺放這些日益膨脹的庫存車輛了,這批庫存被稱為克萊斯勒汽車倉庫,這批庫存車輛是在根本沒有訂單的情況下,為了能使工廠繼續開工而生產出來的。克萊斯勒招募了一批年輕優秀的大學畢業生,他們每天坐在旅館房間裏猛撥電話,想方設法把汽車倉庫裏的存貨賣出去。克萊斯勒公司的銷售係統多年來就是這麼運作的。

1979年夏季,當克萊斯勒首度向政府申請救濟時,整個汽車倉庫裏裝滿了8萬輛未出售的新車。曾有一度庫存數字高達10萬輛,也就是說價值6億美元的存貨凍結在那裏。倉庫裏的汽車總是要處理的,因此每個月月底,各區負責管理存貨的人就會召集一個拍賣會來清理存貨。為了辦好這件事,他們每個月得花一星期時間打電話聯絡買主。各地的經銷商很快就掌握了一條規律,隻要等到月底,克萊斯勒各地區汽車倉庫的管理人員會自動打電話來推銷汽車,常常能用很優惠的價錢買到10輛一批的車子。在克萊斯勒公司,拍賣會好像變成了例行公事。

當完全了解了這種情況,艾柯卡立誓要掃除這種惡習時,克萊斯勒的高層管理者都認為艾柯卡是在做夢,克萊斯勒的汽車倉庫規模太大,實在難以想象去掉它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

但艾柯卡並沒有放棄,他很強硬地跟經銷商討論這件事。艾柯卡說,公司運營項目裏不容許有汽車倉庫的存在,從今往後,經銷商將負起維持存貨的責任,公司不再負責存貨管理。艾柯卡還明確地講到,除非以後公司收到經銷商確定的訂單,否則克萊斯勒不會再生產一部新車。

艾柯卡派人調解公司和經銷商之間的關係,安定經銷商的情緒,彼此開始聽取對方的意見。不管怎樣,對克萊斯勒好的事必然對經銷商也有益,反之亦然。為了不使兩方麵繼續攻擊對方而又結怨,艾柯卡製造了一個環境,由公司的高級經理出麵和經銷商就他們所麵臨的問題和不滿,一件一件地研究解決。

不出所料,經銷商吐了一大堆苦水。他們對克萊斯勒的不滿和憤怒情有可原,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受到尊重。多年來,克萊斯勒總是送些質量很差的車希望經銷商能賣掉。因為品質太差,經銷商每次收到車時,總是希望能重做這批車。在這種情況下,克萊斯勒怎麼能要求人家應該謙恭有禮而又非常熱心呢?艾柯卡能讓經銷商信任嗎?

在一係列的調解活動後,雖然庫存量的問題並沒有馬上得到解決,但經銷商最後終於和公司一起合力清理了倉庫裏的存貨。兩年之後,克萊斯勒終於可以靠確實的訂單來安排工廠的生產量了。

在新體製下,業務代表和經銷商麵對麵地坐下來,一起計劃該經銷商下月將訂購的數量,並且估計下兩個月的需求。一旦從經銷商那裏得到肯定的數字,製造日程表馬上就可以安排了。而艾柯卡則把該辦的事辦妥,也就是說,克萊斯勒根據訂單生產,隨時通知經銷商,並且將品質好的產品準時送達。

艾柯卡也收到了顧客寄來的大批信件,他們在參觀克萊斯勒經銷商展廳後寫道:“我們真抓不住這些人的時間,廣告上說歡迎參觀並請比較,我們是去比較了,可是找不到人來問,所有的業務代表好像不是在喝咖啡就在讀賽馬消息,我們還能怎麼辦?”

想到客戶專程上門來談生意,隻要經銷商協助一定會談成的生意,結果都告吹了,真叫艾柯卡感到憤怒!所以,艾柯卡提醒經銷商:賣車,態度要好,要主動交談;要為顧客提供必要的谘詢;跟客戶打交道需要知識、時間和耐心,如果業務人員缺少這些修養,最好去換個行業。

在艾克卡的一番努力下,克萊斯勒的庫存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找到解決財政問題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