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市長司機

咱就是個司機,因為是貧苦大眾出身,長相也老實,當年在部隊有幸被首長選中開車。退伍回到地方,承蒙老首長的關照,我進了政府機關,先給局長開車,沒過兩年局長當了副市長,我也跟著進了政府大樓。領導職位升了,坐騎也一樣抬價,我雖還是個司機,可也水漲船高,至少方向盤是新的,摸起來不紮手。等副市長被扶正後,我有了個官方私下雅號"書記"。那些局級幹部放開官架子,背後開始管我叫"書記",這是在部隊時從未有過的榮耀。把一個領導司機戲言為"書記",可見這司機的分量也不輕。"書記"一叫就是幾年,剛開始還不習慣,後來聽多了,就入耳了,還別說,有時候,咱還真把自己當成官了。平常開坐騎跟領導出去視察工作,明著捎帶走的貢品,都是由我這個司機來接受,包括紅包,自然是雙份的,領導有的,"書記"落不下。暗地裏的東西,咱就不大清楚了,也不敢知道,心實口嚴,這是從部隊到地方,我的優點長處。

市長做完一屆後,退居二線,上了人大,改稱為主任。主任不習慣新稱呼,我這個"書記"的雅號也就此銷聲了,我倆都有些失落。

我本想隨領導一道激流勇退的,可老領導臨走前發了話:留下來給吳副市長開車。

我有點納悶,這吳副市長本是從北京某研究所下調掛職在這裏的,聽說跟老領導還是黨校研究生班的同學,掛職在這裏,也是當初老領導跟上級組織部門提議的。

吳副市長很年輕,四十不到,跟我差不多大。對了,她是位女同誌,平常在本市見麵機會不多,除了開會,大樓裏的人都覺得吳副市長很神秘,與眾不同。

不同之處在於她的穿戴,像個商人,香水味特別濃。有一次她隨老領導下鄉檢查工作,回到車上,老領導的身上都帶著香水氣,可見這吳副市長商業氣味的濃厚程度是帶傳染的。

關於她和老領導的關係,大樓裏也一樣風言風語,覺得很曖昧。老領導一退居二線,就有人向我打聽,問那是不是真事兒,領導的影子再詭秘總逃不過你們司機的夜視鏡。

我的眼睛告訴他們,都是傳言,什麼也沒發生過。

可他們就是不信,說我想把秘密帶進棺材裏一同埋了,人都上人大了,司機還幫他隱瞞花柳之事,真是條看家狗!

接到新差事,這一個月來我基本在茶水報紙中度過,吳副市長上了省城,是自己開車去的。我這個昔日光芒四射的"書記"碰上了"日犬食",掙紮在黑暗中,成了光杆。

我無聊地過著每一天,真後悔沒跟老領導一同進人大機關去養老,至少我還能開上奧迪A6啊。

吳副市長的坐騎隻是一輛本田,跟上她,我這個"書記"也跌價啊。

今天下午,吳副市長回來了,直接打電話到小車司機班,把我叫進辦公室。坐在她對麵,我還真有點不自然,不隻因她貌美(臉蛋是女人為官的重要砝碼,由不得你不信),體味也太濃厚了。不好意思地說,我老婆也是位局座,相貌嘛,肯定也非同尋常,可惜也是體味太濃,跟吳副市長相比,兩人是天壤之別:一香一臭。我老婆有狐臭,外人是不知道的,有資格剝她衣服的人才有機會品味,當然是借助驅狐液體來掩蓋啦。吳副市長的香水實在刺人鼻孔,也叫男人想入非非,難怪外麵傳言她跟老領導之間有一腿,老頭子實難抵抗這味啊。簡單隨便地聊了幾句,都是家常話,沒一點官腔,她小我一歲,管我叫老餘。問題是口氣再和藹可親,就是不帶笑臉,冷冰冰的,冰凍之美人兒。

跟她開車比較清閑,除了公務,她都是自己開車,以前的司機小王老覺得跟著她撈不到什麼好處,借故調到了市委。她讓我有個思想準備,自己不同於老領導,司機隻管開車,別指望她給我長什麼威風。也是大實話,意思是叫我脫掉頭頂上的"書記"帽,還原司機本色,一心開車。當然也側麵樹立了自己為官清廉的形象,沒有油水可撈的司機,那領導一定是位"包青天"了。

領導如此中肯,我也實話實說,向新領導表態:這一個月閑置著,我基本忘記自己過去的風光了,自己就是個司機,有工資發也就滿足了。

她說,那就好,說明天跟她上A縣去。

吳副市長穿著讓人受不了,可說話很輕,感覺有點像鄰家妹子,見到我這大哥,就扮著冷臉掩飾含羞本性。反正不像是高高在上的女市長,給她開車應該是很輕鬆的。

晚上回去,老婆又是那句話:又窩了一天啊?

女人都這樣,當男人奔波在外頭,沒工夫答理她時,她視你為救星,在她寂寞時,填補她的空缺;可你每天按部就班地晃悠在她眼前時,她就心煩了,跟你做愛也勉強,不癢也叫聲痛,活像是婚內強xx。過去當"書記"的日子,我基本是晚點歸巢,那時候被強xx的對象總是我,稍微力不從心,就踹上我一腳:又在外麵鬼混了吧,小心愛滋!後來老婆自己走上了領導崗位,在外麵應酬也多了,這才對我有所理解:領導一忙活嘴巴,司機就要動手腳。

因為A縣離市區較遠,吳市長要我早上八點半上"小招"接她。

"小招"是市政府招待所的簡稱,雖然前麵掛的"小"字,可別以為是規模小,規模大著哩,有假山,有人工小湖泊,那氣派至少得評上四個星。在現今政府機關,此類招待所是不可缺少的,大到省裏,小到鄉鎮,都有它的身影,隻是坐落的位置和叫法有所區別罷了。級別高的政府機關,一般將其立在政府大樓附近某個顯赫位置上,冠上"××"大廈或賓館的麵紗,而這"××"字號是特殊化標簽,一看字麵就知道是官方色彩,隻要有錢,住進去是最為安全的,無須擔心警察查房。基層政府就沒這麼高貴了,大都是通俗唱法:招待所。對於本市來說,"小招"是機關大院人習慣的叫法,過去名副其實,當時還隻是縣城,縣政府大院旁邊一棟陳舊的幾層小樓房是其雛形,主要是住著家不在本地的領導,順帶充當招待上麵領導下來考察時的吃睡場所。"小招"的規模化發展,還要推算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彼時的縣城早已建製為地級市,外地人到本地做官的多了,上級領導下來視察工作的也勤快了,小樓廟小菩薩多,安置不下太多的佛麵尊像,於是推倒重建,擴展為賓館式骨架,有頭有臉的也冠上了學名。可人們還是習慣叫它"小招",好似孩子成年了,可家長仍舊叫著小寶小玉什麼的,以示憐愛。時光穿梭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世紀交替更新之時,"小招"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驟變。剛進政府機關的新人,聽舊人說起機關裏的那些人和事,總會聽到一個耳熟能詳的好段子:說曾經,省委某領導來此視察安居工程項目。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天,領導興致極高,一點都不覺得累,晚上回到"小招"餐桌上時,多貪了幾杯茅台,即興之下,叫人拿來紙墨,酒氣衝天,當場奮筆揮毫出四個大字:小招安居。凡是領導留有墨寶的地方,那都是馬屁古跡,鎦金終究會為風雨摧蝕,剝離慘淡,也同領導的政治生涯完結一樣,風采不在。可人們在掃視的瞬間,足以想象出曾經的動感畫麵:掌聲拍給馬屁的片段,熱烈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