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煮酒談經
上官莊名聞遐邇,是清河縣第一村。
上官莊名頭響亮就四句話,“諸葛家的頂子,歐陽家的銀子,上官家的穀子,西門家的杆子”。這四大家族都是上官莊的望族。但是,他們所有的光彩都在解放以前。
上官莊諸葛家,大清王朝的時候出過一個人物名諸葛元亨。這諸葛元亨十分了得,中舉之後一路青雲直上,最後還做了皇帝的老師。他死時給子孫留了二句話,曰,“眼觀五代,身曆四朝”。由此可見他那時候給諸葛家營造的輝煌。然而,民國以後一直到新中國1978年,近80年的時間裏諸葛家再沒有了得人物出現。後人也覺得臉上無光,常常感歎不及祖宗萬一。直到1978年,國家恢複高考製度以後諸葛家才有一個子弟考取清河師範,算是爭了一點臉麵。
諸葛家的這個子弟名叫諸葛才俊。出生於上世紀60年代初,師範畢業時還不到20歲,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時候,他卻也很想有一番大作為。但是,一個師範生剛畢業會有什麼好事,他很無奈的回到上官莊當了一名小學老師。
小學生的老師和皇帝的老師可謂有天壤之別。想到過去祖宗的輝煌,諸葛才俊常常兀自麵對藍天感歎,不知道這小學老師要當到何時才是一個頭,何時才能像祖宗那樣光彩奪目。盡管他心誌不凡,但是歲月和青春都在無奈中流走了。
俗話說三十而立,諸葛才俊眼看就到30歲了卻依然還隻是一個小學教師。他除了依舊那樣感歎之外什麼辦法也沒有,心裏說要想像祖宗那樣,這輩子恐怕沒望頭了。
漸漸地,諸葛才俊便沒有了當年的心誌,有些自暴自棄。如果單單以貌取人,他五尺長短,五官端正,天庭飽滿,地角方圓,要不是雙眉尾略嫌有些上翹的話,這樣的麵貌豈是泛泛之輩。隻是他這一表人才恐怕要辜負了。
不說諸葛才俊苦無出頭之日難免長籲短歎,隻說上官莊西門家這些年卻出了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名叫西門曉峰。
和諸葛才俊一樣,西門曉峰也是誌氣高遠很想有一番作為之人,隻可惜他讀中學的時候正趕上文化大革命,那條夢寐以求的學而優則仕的路就算斷了。好在他腦瓜子靈活會來事,改革開放初便在上官莊辦了一個塑料加工廠,僅僅十來年時間便成為上官莊首屈一指的率先富裕的主。
西門曉峰有錢後並不把錢看得太死,該出錢的地方他都不後退。有錢就是幺兒也能買好名聲,漸漸的他在清河縣就有了知名度。人一旦出了名就有好事。清河縣政協換屆時,他一躍就成了縣政協委員,而且很快就增補進常委。
縣政協常委經常要到縣裏開會。西門曉峰不乏機會接觸縣裏的領導。他是文化大革命時期的老三屆高中生,品貌和口才也都不錯,縣裏的領導便都很賞識他。於是,不待人們反映過來他便搖身一變當上了上官莊鎮的副鎮長。
男人到了中年最大的快意事就是升官發財死老婆。這幾年西門曉峰除了老婆沒死之外又發財又升官,絕不是諸葛才俊可以相比的。但是,諸葛才俊卻說他是暴發戶,有些不屑一顧,二人往來甚少。
這一日正秋高氣爽,並非讓人心情愁煩的綿雨天氣,但是諸葛才俊卻又莫名的感到很惆悵。眼看日薄西山一天就要過去了,他卻一個人默默的背著手從家裏出來,漫無目的的在村子裏溜達,似乎想借助夜幕掩飾不快。
改革開放眨眼間便過去十多年了,上官莊富裕起來的人們都建起了新房。這些新房在夕陽的餘暉照耀下無不金碧輝煌,光彩奪目,讓人看得眼饞。西門曉峰也建了新房,而且建得講究,在上官莊首屈一指。這時候,他正獨自站在馬路上歪著頭欣賞他的新房。
諸葛才俊不知不覺的就來到西門曉峰的新房前。他看到他在馬路上站著,不免愣了一下,他很想悄悄的退回去。但是,西門曉峰也已看到他了。
“才俊,好悠閑了。”西門曉峰主動和諸葛才俊搭話。他現在是上官莊鎮副鎮長,是政府官員,就算二人沒有什麼往來,或者心裏有什麼不快他這時候也要高姿態。